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我国开放政府数据领域现状分析 | 第9-18页 |
(一) 引言 | 第9-10页 |
(二)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三) 司法审判实务中的具体表现 | 第10-14页 |
(四) 案例的整理与问题的归纳 | 第14-18页 |
二、开放政府数据:政府信息公开2.0版 | 第18-25页 |
(一) "开放政府数据"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关系分析 | 第18-21页 |
1、开放政府数据的概念及特征 | 第18-19页 |
2、"开放政府数据"与"政府信息公开"的联系与区别 | 第19-21页 |
(二) 国际上主要国家开放政府数据 | 第21-22页 |
(三) 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现状 | 第22-25页 |
三、开放政府数据下隐私权保护的新形式 | 第25-30页 |
(一) 隐私权的起源和内容 | 第25页 |
(二) 隐私权保护的新形式 | 第25-27页 |
1、新形式下隐私权发生变化的原因 | 第25-26页 |
2、新形式下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 第26-27页 |
(三) 新形式下公民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关系 | 第27-30页 |
1、知情权是隐私权保护的基础 | 第27-28页 |
2、知情权与隐私权在开放政府数据中存在一定的冲突 | 第28-30页 |
四、我国在开放政府数据中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一) 我国在开放政府数据中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 | 第30-31页 |
(二) 我国法律在开放政府数据时个人隐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1、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效力层次低,实践操作性差 | 第31-32页 |
2、开放政府数据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流通机制 | 第32页 |
3、开放政府数据缺乏完善的知情权或隐私权救济机制 | 第32-33页 |
五、域外经验及启示 | 第33-39页 |
(一) 美国的政府数据开放与个人隐私保护 | 第33-34页 |
1、立法规制 | 第33-34页 |
2、典型判例 | 第34页 |
(二) 欧盟及其成员国的政府数据开放与个人隐私保护 | 第34-37页 |
1、欧盟的《个人数据保护指令》 | 第34-36页 |
2、德国的《联邦个人数据保护法》 | 第36-37页 |
(四) 域外开放政府数据中关于个人隐私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 第37-39页 |
1、完善我国关于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 第37页 |
2、构建个人信息分类标准,明确个人隐私的保护范围 | 第37页 |
3、加强信息行业协会自律监管 | 第37-39页 |
六、完善我国开放政府数据下个人隐私法律保护的措施 | 第39-44页 |
(一) 开放政府数据与隐私权保护制度之间的冲突协调原贴 | 第39-40页 |
1、国家及公共利益优先原则 | 第39页 |
2、人格权不受侵犯原则 | 第39-40页 |
3、利益衡量原则 | 第40页 |
(二) 明确个人隐私权与开放政府数据的之间的界限 | 第40-41页 |
(三) 完善开放政府数据与隐私权保护的相关立法 | 第41页 |
(四) 创建开放政府数据中关于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 | 第41-43页 |
1、建立开放政府数据安全保障制度 | 第41-42页 |
2、规范行政机关对个人信息的采集制度 | 第42页 |
3、完善公民个人信息审查机制 | 第42-43页 |
(五) 完善公民个人隐私权被侵犯时的司法救济途径 | 第43页 |
(六) 鼓励行业组织维护成员隐私权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