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油菜发芽期耐盐评价、筛选与盐胁迫下根转录组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表第12-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33页
    1.1 世界及中国土地的盐碱化现状第14-15页
    1.2 盐碱地的改良技术与方法第15页
    1.3 盐土农业第15-16页
    1.4 油菜的基本情况第16-19页
    1.5 盐胁迫对植物(作物)的伤害第19-21页
        1.5.1 盐胁迫产生的两大效应第19-20页
        1.5.2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20-21页
    1.6 植物对盐害的适应机制第21-22页
        1.6.1 耐渗透胁迫机制第21页
        1.6.2 耐离子胁迫(拒盐、耐盐和离子区域化)第21-22页
        1.6.3 清除活性氧(ROS)的膜保护系统第22页
    1.7 耐盐作物筛选第22-25页
        1.7.1 耐盐鉴定方法第22-23页
        1.7.2 耐盐评价分析方法第23页
        1.7.3 耐盐种质筛选第23-25页
    1.8 植物耐盐分子生物学研究第25-28页
        1.8.1 耐盐转录组研究第25-26页
        1.8.2 耐盐基因克隆第26-28页
    1.9 芸薹属(包括甘蓝型油菜)耐盐相关研究进展第28-31页
        1.9.1 芸薹属不同物种的耐盐性比较及各个油菜栽培种的耐盐种质筛选第28-29页
        1.9.2 耐盐芸薹属品种研究第29-31页
    1.10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1-32页
    1.11实验技术路线第32-33页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发芽期耐盐性的初步研究第33-4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2.1.1 材料第33页
        2.1.2 方法第33-34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4-39页
        2.2.1 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各品种相对发芽率的差异第34-36页
        2.2.2 梯度浓度盐胁迫下油菜各性状相对值的变化。第36页
        2.2.3 最适盐胁迫浓度下15个品系各生理指标的差异第36-38页
        2.2.4 最适盐胁迫浓度下各品系生理指标的相关系数第38页
        2.2.5 油菜15个品系的耐盐性聚类分析第38-39页
    2.3 讨论第39-41页
        2.3.1 油菜耐盐性鉴定方法及其最适浓度第39页
        2.3.2 盐胁迫对不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油菜耐盐性的评价第39-41页
第三章 甘蓝型油菜品种发芽期耐盐性评价与筛选第41-5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3.1.1 材料第41页
        3.1.2 方法第41-4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2-49页
        3.2.1 油菜品种(系)发芽期对盐胁迫的响应。第42-43页
        3.2.2 盐胁迫下油菜品系各性状相对值间的相关系数第43-44页
        3.2.3 两种油菜品种类型(杂交种与常规种)的耐盐性比较第44-45页
        3.2.4 不同地区品种(系)的耐盐性比较第45页
        3.2.5 盐胁迫对油菜各性状影响情况的主成分分析第45-48页
        3.2.6 油菜品种耐盐性的聚类分析第48-49页
    3.3 讨论第49-52页
        3.3.1 发芽期是评价鉴定作物耐盐性的重要时期第49页
        3.3.2 性状差异反映了作物不同基因型的耐盐性第49-50页
        3.3.3 作物耐盐性的鉴定方法及作物遗传改良第50页
        3.3.4 甘蓝型油菜品种的耐盐性比较第50-52页
第四章 油菜三个栽培种发芽期耐盐性评价第52-5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2页
        4.1.1 材料第52页
        4.1.2 方法第52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2-56页
        4.2.1 三个栽培种在盐胁迫下的发芽能力比较第52-54页
        4.2.2 油菜三个栽培种发芽率的拟合曲线第54-55页
        4.2.3 不同盐浓度下三个栽培种的性状值比较第55页
        4.2.4 三个栽培种种质的耐盐性主成份分析及评价第55-56页
    4.3 讨论第56-59页
        4.3.1 三个栽培种的耐盐性比较第56-58页
        4.3.2 油菜耐盐种质的利用第58-59页
第五章 油菜发芽期耐盐转录组研究第59-75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9-60页
        5.1.1 植物材料与盐胁迫处理第59页
        5.1.2 根长测定第59页
        5.1.3 RNA提取和文库构建第59页
        5.1.4 序列分析第59-60页
        5.1.5 实时定量PCR第60页
    5.2 结果第60-66页
        5.2.1 盐胁迫对甘蓝型油菜根系发育的影响第60-61页
        5.2.2 测序与数据分析第61-62页
        5.2.3 盐胁迫过程中基因表达概况第62-64页
        5.2.4 候选基因表达模式第64页
        5.2.5 盐胁迫相关DEG的GO和KEGG分析第64-65页
        5.2.6 盐胁迫相关基因的确定第65-66页
        5.2.7 利用定量PCR来进行DGE表达谱验证第66页
    5.3 讨论第66-75页
        5.3.1 转录组分析的时间点选择第66-67页
        5.3.2 DGE测序数据的可靠性第67页
        5.3.3 甘蓝型油菜的耐盐候选基因第67-68页
        5.3.4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因对盐胁迫有响应第68-69页
        5.3.5 在糖代谢过程中具有功能的基因可能参与耐盐第69-70页
        5.3.6 盐胁迫下根长发育受到抑制的可能机制第70-75页
第六章 结论第75-78页
参考文献第78-91页
附录第91-95页
致谢第95-96页
作者简历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田企业员工和谐心理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直流电压下聚合物表面电荷分布规律及其对沿面闪络特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