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1 油菜重要品质性状构成 | 第11-14页 |
1.1.1 硫苷组成特点 | 第12-13页 |
1.1.2 脂肪酸组成特点 | 第13-14页 |
1.2 甘蓝型油菜重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 第14-16页 |
1.2.1 甘蓝型油菜硫苷含量遗传研究 | 第14-15页 |
1.2.2 甘蓝型油菜脂肪酸含量遗传研究 | 第15-16页 |
1.3 甘蓝型油菜品质性状定位分析 | 第16-18页 |
1.3.1 甘蓝型油菜硫苷含量QTL定位分析 | 第16-17页 |
1.3.2 甘蓝型油菜脂肪酸含量QTL定位分析 | 第17-18页 |
1.4 关联分析 | 第18-21页 |
1.4.1 关联分析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1.4.2 关联分析的基本途径 | 第19-20页 |
1.4.3 关联分析在植物遗传学研究中的运用 | 第20-21页 |
1.5 比较基因组学 | 第21页 |
1.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1-22页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1.8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2章 甘蓝型油菜品质相关性状关联分析 | 第25-47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2.1.1 材料来源及基因型分析 | 第25页 |
2.1.2 田间种植及性状调查 | 第25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2.2.1 表型数据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2.2.2 群体结构分析 | 第26页 |
2.2.3 亲缘关系分析 | 第26-27页 |
2.2.4 基因组连锁不平衡的衰减 | 第27页 |
2.2.5 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预测 | 第2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7页 |
2.3.1 硫苷、脂肪酸组分的统计分析 | 第27-30页 |
2.3.2 SNP标记分析 | 第30页 |
2.3.3 群体结构分析 | 第30-32页 |
2.3.4 亲缘关系 | 第32-33页 |
2.3.5 连锁不平衡在全基因组以及A、C亚基因组中的衰减 | 第33页 |
2.3.6 甘蓝型油菜品质相关性状-标记关联分析 | 第33-41页 |
2.3.7 脂肪酸相关性状共同关联标记位点分析 | 第41页 |
2.3.8 品质性状关联候选基因分析 | 第41-47页 |
第3章 甘蓝型油菜调控硫苷相关候选基因表达分析 | 第47-55页 |
3.1 材料与试剂 | 第47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47页 |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47页 |
3.2 方法与步骤 | 第47-50页 |
3.2.1 材料种植与取样 | 第47页 |
3.2.2 油菜RNA提取 | 第47-48页 |
3.2.3 总RNA反转录 | 第48-49页 |
3.2.4 候选基因在不同硫苷含量材料中的表达分析 | 第49-50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3.3.1 极端材料硫苷含量统计 | 第50-51页 |
3.3.2 材料总RNA提取与检测 | 第51页 |
3.3.3 反转录cDNA的合成 | 第51-52页 |
3.3.4 候选基因在不同硫苷含量材料中的表达分析 | 第52-55页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第55-61页 |
4.1 油菜品质遗传改良 | 第55页 |
4.2 SNP标记和群体结构 | 第55-56页 |
4.3 甘蓝型油菜硫苷含量QTL定位分析 | 第56-58页 |
4.4 甘蓝型油菜脂肪酸含量QTL定位分析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75页 |
附表1 520份油菜品系信息 | 第7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