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据》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方言据》的体例 | 第13-33页 |
第一节 《方言据》的收词 | 第13-18页 |
一、音节分类 | 第13页 |
二、构词方式分类 | 第13-14页 |
三、词类 | 第14-16页 |
四、义类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方言据》的注音 | 第18-23页 |
一、注音方法 | 第18-21页 |
二、注音特点 | 第21-23页 |
三、注音术语 | 第23页 |
第三节 《方言据》的释义 | 第23-33页 |
一、词条结构 | 第24-25页 |
二、释义方法 | 第25-29页 |
三、释义特点 | 第29-31页 |
四、释义术语 | 第31-33页 |
第二章《方言据》的价值与不足 | 第33-44页 |
第一节 《方言据》的价值 | 第33-40页 |
一、语言学方面 | 第33-35页 |
二、史料整理方面 | 第35-36页 |
三、文化方面 | 第36-40页 |
第二节 《方言据》的不足 | 第40-44页 |
一、编排方面 | 第40页 |
二、收词方面 | 第40-41页 |
三、训释方面 | 第41-44页 |
第三章 《方言据》补注 | 第44-55页 |
第一节 卷上补注 | 第44-50页 |
第二节 卷下补注 | 第50-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A 《方言据》收录词语表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8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