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4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的基本现状 | 第9-12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概念 | 第14-19页 |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 校园文化的功能 | 第15-16页 |
二、创新素质的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一)创新、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教育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创新素质的要素构成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意义和作用 | 第19-25页 |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意义 | 第19-22页 |
(一)创新素质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 第19页 |
(二)创新素质培养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 第19-20页 |
(三)创新素质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础 | 第20-21页 |
(四)创新素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 第21-22页 |
二、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第22-25页 |
(一)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基础保障作用 | 第22-23页 |
(二)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约束规范作用 | 第23页 |
(三)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引导熏陶作用 | 第23-24页 |
(四)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过程中起锻炼激励作用 | 第24-25页 |
第四章 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现状和成因 | 第25-40页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第25-28页 |
(一)调查前期工作 | 第25页 |
(二)调查数据 | 第25-27页 |
(三)数据收集 | 第27-28页 |
二、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开展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现状 | 第28-31页 |
(一)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总体现状 | 第28-29页 |
(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 | 第29页 |
(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 | 第29-30页 |
(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 | 第30-31页 |
(五)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 | 第31页 |
三、目前取得的成效 | 第31-33页 |
(一)校园制度文化更具有人性化、更加细化 | 第31-32页 |
(二)校园物质文化更注重隐形教育 | 第32页 |
(三)校园精神文化更重视传承与创新 | 第32页 |
(四)校园网络文化能激发大学生创新灵感 | 第32-33页 |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33-40页 |
(一)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亟待进一步健全 | 第33-34页 |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未跟上创新主题 | 第34-36页 |
(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定位偏差、缺乏创新特色 | 第36-38页 |
(四)校园网络文化的正确导向氛围还未形成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路径 | 第40-50页 |
一、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筑牢大学生创新平台 | 第40-42页 |
(一)健全教学评价体系,激励教师教学创新热情 | 第40页 |
(二)完善学生测评系统,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 第40-41页 |
(三)改进创新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创新激情 | 第41-42页 |
二、完善物质文化建设,营造大学生创新素质环境 | 第42-44页 |
(一)规划改造景观文化,体现出大学生创新理念 | 第42页 |
(二)更新设施文化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 第42-43页 |
(三)定身制作具有特色的校园活动文化,突出创新功能 | 第43-44页 |
三、正确定位校园精神文化,确保校园精神文化为创新素质服务 | 第44-46页 |
(一)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摒弃功能性思想,构建以创新为特色的培养模式 | 第44-45页 |
(二)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培育科学创新和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 | 第45-46页 |
(三)打破共性认识的“禁锢”,提倡个性发展,建立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第46页 |
四、打造校园网络文化,创新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教育模式 | 第46-50页 |
(一)开发多元网络教育方式,营造创新教育环境 | 第46-47页 |
(二)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创新实践 | 第47-48页 |
(三)探索校园网络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心理 | 第48页 |
(四)加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素质氛围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6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