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苯丙烷代谢物时空分布及其自然变异的遗传基础研究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1 前言第12-41页
    1.1 植物代谢组学研究概况第12-16页
        1.1.1 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内容第12页
        1.1.2 代谢组学技术与方法的发展第12-16页
    1.2 类黄酮与酚胺的结构与功能第16-20页
        1.2.1 类黄酮的结构及其鉴定第16-18页
        1.2.2 酚胺的结构及其鉴定第18-20页
    1.3 类黄酮与酚胺的生物合成途径第20-27页
        1.3.1 类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第20-23页
        1.3.2 植物多胺的生物合成第23-25页
        1.3.3 植物BAHD家族酰基转移酶及其与酚胺的合成第25-27页
    1.4 类黄酮与酚胺在植物中的积累及其生物学功能第27-33页
        1.4.1 类黄酮在植物中的分布第27-29页
        1.4.2 酚胺在植物中的积累模式第29-30页
        1.4.3 类黄酮的生物学功能第30-31页
        1.4.4 酚胺的生物学功能第31-33页
    1.5 代谢物在植物中的自然变异第33-36页
        1.5.1 水稻亚洲栽培稻的遗传变异第33-35页
        1.5.2 种质资源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重要作用第35-36页
        1.5.3 植物代谢物的遗传变异第36页
    1.6 植物代谢组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36-40页
        1.6.1 基因型分型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36-38页
        1.6.2 植物代谢组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38-40页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第40-4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1-46页
    2.1 植物材料来源第41-42页
    2.2 标样试剂第42-43页
    2.3 样品准备与提取第43页
    2.4 类黄酮与酚胺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第43页
    2.5 统计分析第43-44页
    2.6 水稻种质的基因型分型第44页
    2.7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44页
    2.8 双位点遗传互作分析第44页
    2.9 载体构建与转化第44-45页
    2.10 基因表达量分析第45-4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6-77页
    3.1 水稻中类黄酮的时空积累与自然变异第46-60页
        3.1.1 水稻中类黄酮物质检测与鉴定第46-48页
        3.1.2 类黄酮在水稻中的组织特异性分布第48-51页
        3.1.3 类黄酮在水稻不同发育阶段组织中的时空积累模式第51-53页
        3.1.4 类黄酮在水稻亚种籼稻与粳稻中的差异第53-55页
        3.1.5 水稻剑叶类黄酮积累的自然变异第55-57页
        3.1.6 水稻黄酮自然变异遗传机理的分析第57-60页
    3.2 水稻酚胺的时空特异积累及羟基肉桂酰亚精胺自然变异的遗传基础第60-77页
        3.2.1 水稻中酚胺的检测与鉴定第60-61页
        3.2.2 酚胺在水稻中的组织特异积累第61-63页
        3.2.3 酚胺在水稻中的时空积累第63-65页
        3.2.4 水稻营养期叶片中酚胺积累的自然变异第65-66页
        3.2.5 羟基肉桂酰亚精胺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66-69页
        3.2.6 羟基肉桂酰亚精胺自然变异的遗传机理第69-71页
        3.2.7 羟基肉桂酰亚精胺合成候选基因的注释与验证第71-77页
4 讨论第77-82页
    4.1 水稻类黄酮的结构与鉴定第77页
    4.2 水稻类黄酮的积累与功能的特异性第77-78页
    4.3 水稻类黄酮的自然变异以用于代谢标记物第78-79页
    4.4 类黄酮自然变异的遗传机理第79页
    4.5 水稻酚胺的分布及其与类黄酮的差异第79-80页
    4.6 酚胺酰基化在植物中的差异第80页
    4.7 水稻酚胺合成酰基转移酶的自然变异第80-82页
5 参考文献第82-97页
附录第97-103页
    附录Ⅰ:研究中使用的水稻品种信息第97-101页
    附录Ⅱ:部分实验的详细操作程序第101-102页
    附录Ⅲ:作者简介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土壤条件下20个紫花苜蓿品种农艺性状及营养价值的比较
下一篇:基于标量传递的暗物质模型的一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