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记叙文是初中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9-11页 |
1.1.1 研究的理由 | 第9页 |
1.1.2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0页 |
1.1.4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2 当下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15-24页 |
2.1 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情况概述 | 第15-22页 |
2.1.1 教材安排与课程标准要求 | 第15-17页 |
2.1.2 当下写作能力测评标准与特点 | 第17-20页 |
2.1.3 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实例及分析 | 第20-21页 |
2.1.4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调查评价 | 第21-22页 |
2.2 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困境 | 第22-24页 |
3 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理论变革——非构思写作理论概述 | 第24-32页 |
3.1 构思性写作学与非构思性写作学的差异 | 第24页 |
3.2 赋形思维与路径思维——记叙文行文篇章的展开 | 第24-26页 |
3.3 记叙句生成的写作思维原理 | 第26页 |
3.4 “非构思”写作视野下记叙文与记叙句的思维建模 | 第26-32页 |
3.4.1 记叙文赋形-路径思维分析——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老王》为例 | 第27-30页 |
3.4.2 记叙句基本语义与功能语义分析 | 第30-32页 |
4 记叙文写作思维的训练与实践——从“构思”到“非构思”的飞跃 | 第32-40页 |
4.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 第32-34页 |
4.1.1 训练内容的选择 | 第32页 |
4.1.2 训练步骤与进度安排 | 第32-34页 |
4.2 教学实践的落实——训练方案的实施过程 | 第34-37页 |
4.2.1 教学实践情况概述 | 第34页 |
4.2.2 教学实践的落实——训练方案的实施 | 第34-37页 |
4.3 教学分析与教学成果展示 | 第37-40页 |
4.3.1 教学内容分析 | 第37-38页 |
4.3.2 教学成果展示 | 第38-40页 |
5 初中记叙文写作训练效果评估与反思 | 第40-47页 |
5.1 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与评估 | 第40-41页 |
5.1.1 学生学习体会的调查 | 第40-41页 |
5.1.2 学生学习心得的反馈 | 第41页 |
5.2 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的测试对比及分析 | 第41-43页 |
5.2.1 作文测试内容 | 第41-42页 |
5.2.2 测试成绩对比及分析 | 第42-43页 |
5.3 学生考场作文成果展示 | 第43-45页 |
5.3.1 初三(3班)期中测试作文 | 第43-44页 |
5.3.2 初二(1)班第2次月考作文 | 第44-45页 |
5.4 教学训练体会与反思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