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中国农业银行H中心支行基层临柜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3-14页
        1.2.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2.2 研究框架第14页
    1.3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21页
    2.1 关于商业银行基层临柜员工工作满意度存在问题研究综述第16-17页
    2.2 关于商业银行基层临柜员工工作满意度相关的实证研究综述第17-19页
    2.3 提高商业银行临柜员工工作满意度的路径综述第19-20页
    2.4 文献评述第20-21页
第3章 员工工作满意度基础理论第21-27页
    3.1 霍桑试验第21-22页
    3.2 盖洛普路径第22页
    3.3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第22-23页
    3.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23-24页
    3.5 弗鲁姆期望理论第24-25页
    3.6 亚当斯公平理论第25-26页
    3.7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4章H行基层临柜员工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第27-34页
    4.1 问卷设计与研究方法第27-29页
        4.1.1 问卷设计第27-28页
        4.1.2 调查问卷回收第28页
        4.1.3 数据分析方法第28-29页
    4.2 H行基层临柜员工工作满意度现状第29-33页
        4.2.1 基本信息统计第29-30页
        4.2.2 关于影响工作满意度因素的信息统计第30-33页
    4.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5章H行基层临柜员工工作满意度存在问题分析第34-43页
    5.1 薪酬福利层面第34-36页
        5.1.1 基本工资偏低第34页
        5.1.2 绩效考核制度设计不够科学第34-35页
        5.1.3 福利补贴力度不够第35-36页
    5.2 管理环境层面第36-37页
        5.2.1 团队组织协调较弱第36页
        5.2.2 对员工潜力认识不足第36-37页
    5.3 工作环境层面第37-38页
        5.3.1 工作强度较大第37页
        5.3.2 临柜工作较为复杂第37-38页
    5.4 职业生涯发展层面第38-40页
        5.4.1 员工晋升渠道较窄第38-39页
        5.4.2 晋升机制公平性有待加强第39-40页
    5.5 企业文化层面第40-42页
        5.5.1 基层临柜员工对银行的企业文化认识不足第40-41页
        5.5.2 基层临柜员工忠诚度和归属感较低第41-42页
    5.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6章H行基层临柜员工工作满意度实证分析第43-49页
    6.1 因子分析方法简介第43-44页
        6.1.1 因子分析方法含义第43页
        6.1.2 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分析步骤第43-44页
    6.2 因子设计第44-48页
    6.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7章 提升H行基层临柜员工工作满意度的路径选择第49-61页
    7.1 薪酬福利层面第49-52页
        7.1.1 提高基层临柜员工基本工资第49-50页
        7.1.2 建立更科学的绩效工资体系第50-51页
        7.1.3 增加福利的弹性第51-52页
    7.2 管理环境层面第52-53页
        7.2.1 加强基层临柜员工组织协调能力第52页
        7.2.2 积极挖掘基层临柜员工潜力第52-53页
    7.3 工作环境层面第53-55页
        7.3.1 适当降低员工工作强度第53-54页
        7.3.2 帮助基层临柜员工更好处理临柜事务第54-55页
    7.4 员工职业生涯层面第55-58页
        7.4.1 拓宽员工的晋升渠道第55-56页
        7.4.2 建立公平竞争的晋升机会第56-58页
    7.5 企业文化层面第58-60页
        7.5.1 强化员工对组织文化的认识第58-59页
        7.5.2 提升员工忠诚度第59-60页
    7.6 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第66-70页
作者简介第70-71页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异函数模型的对比优选研究
下一篇:栗斑腹鹀鸣声质量与繁殖投入之间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