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19页 |
1.5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20-26页 |
2.1 业绩预告的概念 | 第20页 |
2.2 我国业绩预告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2.3 我国业绩预告披露时间的要求 | 第21-22页 |
2.4 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4.1 有效市场理论 | 第22-23页 |
2.4.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24页 |
2.4.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4页 |
2.4.4 业绩预告与股价反应机理分析 | 第24-26页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实证方法 | 第26-36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3.2 实证方法 | 第27-34页 |
3.2.1 事件研究法 | 第27-31页 |
3.2.2 回归分析法 | 第31-34页 |
3.3 样本设计 | 第34-36页 |
3.3.1 数据选取 | 第34-35页 |
3.3.2 数据来源 | 第35-36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 | 第36-73页 |
4.1 我国股票市场概况 | 第36-37页 |
4.2 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概况 | 第37-46页 |
4.2.1 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分类统计 | 第37-41页 |
4.2.2 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精确性统计 | 第41-43页 |
4.2.3 房地产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及时性统计 | 第43-45页 |
4.2.4 小结 | 第45-46页 |
4.3 不同类型业绩预告对股价的影响 | 第46-55页 |
4.3.1 好消息型业绩预告对股价的影响 | 第46-51页 |
4.3.2 坏消息型业绩预告对股价的影响 | 第51-54页 |
4.3.3 小结 | 第54-55页 |
4.4 不同市态下不同类型业绩预告对股价的影响 | 第55-68页 |
4.4.1 牛熊市的定义与划分 | 第55页 |
4.4.2 不同市态下好消息型业绩预告对股价的影响 | 第55-61页 |
4.4.3 不同市态下坏消息型业绩预告对股价的影响 | 第61-67页 |
4.4.4 小结 | 第67-68页 |
4.5 业绩预告未预期盈余对股价的影响 | 第68-73页 |
4.5.1 描述性统计 | 第68-70页 |
4.5.2 共线性检验 | 第70页 |
4.5.3 多元回归分析 | 第70-71页 |
4.5.4 小结 | 第71-73页 |
第5章 对策建议 | 第73-77页 |
5.1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 第73-74页 |
5.1.1 加大处罚力度 | 第73页 |
5.1.2 规范业绩预告修正制度 | 第73-74页 |
5.1.3 建立业绩预告评级制度 | 第74页 |
5.2 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 第74-75页 |
5.2.1 加强对业绩预告提前泄露的防范 | 第74-75页 |
5.2.2 提高业绩预告的精确性 | 第75页 |
5.2.3 设立业绩预告审计制度 | 第75页 |
5.3 对投资者的建议 | 第75-77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7-78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8-79页 |
6.2.1 研究不足 | 第78页 |
6.2.2 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附录 | 第82页 |
1.个人简历 | 第82页 |
2.教育经历 | 第82页 |
3.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