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2-27页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PMOP症的研究现状 | 第12-24页 |
一、PMOP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现状 | 第12页 |
二、PMOP的发病机制 | 第12-20页 |
四、PMOP症的治疗 | 第20-24页 |
第二节 中医学对PMOP症的认识 | 第24-26页 |
一、PMOP的病因病机 | 第24-25页 |
二、PMOP的中医辩证分型 | 第25页 |
三、PMOP的中医治疗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肾阴虚证与肾阳虚证患者骨代谢相关机制差异分析 | 第27-3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27页 |
第二节 资料和方法 | 第27-29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27页 |
二、病例选择 | 第27-2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9页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第29-34页 |
一、一般情况 | 第29-32页 |
二、两组间骨密度及骨矿含量的比较 | 第32-33页 |
三、两组间骨代谢四项的比较 | 第33-34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基于Ⅰ型胶原与基质矿化探讨补肾阴法与补肾阳法治疗PMOP症的分子机制差异 | 第36-5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36页 |
第二节 实验材料 | 第36-38页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38-45页 |
一、动物分组及造模 | 第38页 |
二、药物干预 | 第38页 |
三、指标检测 | 第38-45页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第45-57页 |
一、大鼠股骨骨密度 | 第45-47页 |
二、大鼠股骨近端骨组织形态学比较 | 第47页 |
三、大鼠血清骨组织代谢物的水平 | 第47页 |
四、大鼠骨组织RT-PCR | 第47-57页 |
第五节 讨论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
附录1:临床病例数据登记表 | 第73-75页 |
附录2:英文缩略语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