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地铁列车引起土体振动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地裂缝对地下线性工程的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地裂缝-隧道-围岩动力相互作用模型试验设计 | 第18-30页 |
2.1 相似准则及相似参数设计 | 第18-19页 |
2.2 模型试验装置设计 | 第19-23页 |
2.2.1 试验原型 | 第19-20页 |
2.2.2 模型材料 | 第20-23页 |
2.3 振动量测与数据采集系统 | 第23-28页 |
2.3.1 振动测试量的选择 | 第23页 |
2.3.2 振动加载系统的设计 | 第23-25页 |
2.3.3 传感元件位置的布设 | 第25-26页 |
2.3.4 数据采集系统 | 第26-28页 |
2.4 试验步骤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隧道-围岩动力相互作用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30-60页 |
3.1 振动数据分析与方法 | 第30-31页 |
3.1.1 振动数据预处理 | 第30页 |
3.1.2 时域分析 | 第30-31页 |
3.1.3 频域分析 | 第31页 |
3.1.4 振级评价 | 第31页 |
3.2 隧道—围岩动力响应数据试验数据分析 | 第31-58页 |
3.2.1 时域分析 | 第32-53页 |
3.2.2 频域分析 | 第53-56页 |
3.2.3 振级评价 | 第56-5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地裂缝-隧道-围岩动力相互作用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60-89页 |
4.1 时域分析 | 第60-80页 |
4.1.1 定点激励 | 第60-69页 |
4.1.2 列车移动荷载 | 第69-78页 |
4.1.3 振动规律研究 | 第78-80页 |
4.2 频域分析 | 第80-84页 |
4.3 振级评价 | 第84-87页 |
4.4 有、无地裂缝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87-8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地裂缝-隧道-围岩动力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 第89-99页 |
5.1 列车荷载 | 第89-90页 |
5.2 建立模型 | 第90-92页 |
5.2.1 模型尺寸和材料参数 | 第90-91页 |
5.2.2 本构模型、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 | 第91-92页 |
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92-97页 |
5.3.1 地裂缝工况 | 第93-95页 |
5.3.2 与无地裂缝工况振动规律对比研究 | 第95-97页 |
5.4 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验证分析 | 第97-9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六章 地铁振动预测公式探讨及地铁防振设计建议 | 第99-104页 |
6.1 地铁地表振动预测公式探讨 | 第99-102页 |
6.1.1 地铁振动预测公式推导 | 第99-101页 |
6.1.2 地铁振动预测公式验证 | 第101-102页 |
6.2 地铁穿越地裂缝带的防振设计建议 | 第10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结论 | 第104-105页 |
展望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