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本文的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历史变迁 | 第16-22页 |
| ·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6-18页 |
| ·福利经济学的社会保障理论 | 第16页 |
| ·凯恩斯经济学中的社会保障理论 | 第16-17页 |
|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社会保障理论 | 第17-18页 |
|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变迁 | 第18-22页 |
| ·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的演变 | 第18-19页 |
|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 | 第19-22页 |
| 第三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和推广 | 第22-31页 |
| ·新农保的基本思想和制度设计 | 第22-24页 |
| ·新农保的理念 | 第22-23页 |
| ·新农保的制度特点 | 第23-24页 |
| ·新农保推行中的难点 | 第24-29页 |
| ·中央和地方财政保障可持续性分析 | 第24-27页 |
| ·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水平测算分析 | 第27-29页 |
| ·试点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 第31-35页 |
| ·投保资助型模式 | 第31-32页 |
| ·德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31-32页 |
| ·日本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32页 |
| ·非缴费型模式 | 第32-33页 |
| ·巴西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32-33页 |
|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5页 |
| ·强化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责任 | 第33-34页 |
|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 第34页 |
| ·依法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34-35页 |
| 第五章 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径 | 第35-53页 |
| ·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快速提高农村社保水平创造必要条件 | 第36-43页 |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类型 | 第36-37页 |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当前状况与走势 | 第37页 |
|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效 | 第37-40页 |
| ·集体经济对农民养老的供给 | 第40-43页 |
| ·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 | 第43页 |
| ·不断加大中央财政补贴力度,为稳步提高农村养老水平提供根本保证 | 第43-44页 |
| ·建立央企利润补贴社保基金制度,为提高农村社保水平拓展资金来源 | 第44-46页 |
| ·适时适度提高农民个人缴费比例,为逐步提高农村社保水平提供重要保证 | 第46-49页 |
| ·对新农保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的对策思考 | 第49-53页 |
| ·加快整个社保体系的衔接统一 | 第49-50页 |
| ·提高经办机构管理服务能力 | 第50-51页 |
| ·加强对新农保基金的监管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