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3-28页 |
1.1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原理及其应用 | 第13-17页 |
1.1.1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形成机理 | 第13-14页 |
1.1.2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应用 | 第14-17页 |
1.2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17-19页 |
1.2.1 溶胶-凝胶法 | 第17-18页 |
1.2.2 微乳液法 | 第18页 |
1.2.3 化学沉淀法 | 第18页 |
1.2.4 种子法 | 第18-19页 |
1.3 胶体稳定性概述 | 第19-21页 |
1.3.1 双电层结构模型和ζ电位 | 第19-20页 |
1.3.2 胶体的稳定性与DLVO理论 | 第20-21页 |
1.4 二氧化硅微球的表面改性 | 第21-22页 |
1.5 二氧化硅胶体晶体自组装方法 | 第22-26页 |
1.5.1 电泳沉积法 | 第23-24页 |
1.5.2 气液界面自组装法 | 第24-25页 |
1.5.3 其它自组装方法 | 第25-26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1.6.1 研究目标 | 第26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特色创新之处 | 第27-28页 |
1.7.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7页 |
1.7.2 特色创新之处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 | 第28-44页 |
2.1 前言 | 第28-29页 |
2.2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 | 第29-36页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9页 |
2.2.2 实验内容 | 第29-32页 |
2.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36页 |
2.3 二氧化硅溶胶的稳定性研究 | 第36-40页 |
2.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6页 |
2.3.2 实验内容 | 第36-37页 |
2.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0页 |
2.4 单分散二氧化硅颗粒的界面电性质研究 | 第40-42页 |
2.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0页 |
2.4.2 实验内容 | 第40-41页 |
2.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电泳沉积法自组装胶体晶体 | 第44-60页 |
3.1 前言 | 第44-45页 |
3.2 恒电压电泳沉积 | 第45-52页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5-46页 |
3.2.2 实验内容 | 第46页 |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52页 |
3.3 脉冲电压电泳沉积 | 第52-58页 |
3.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2页 |
3.3.2 实验内容 | 第52页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气液界面法自组装二氧化硅胶体晶体 | 第60-76页 |
4.1 前言 | 第60-61页 |
4.2 二氧化硅胶体晶体自组装 | 第61-63页 |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61-62页 |
4.2.2 实验内容 | 第62-63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3-74页 |
4.3.1 二氧化硅微球的表面改性 | 第64-67页 |
4.3.2 不同分散剂对SiO_2自组装的影响 | 第67-68页 |
4.3.3 单层胶体晶体 | 第68-71页 |
4.3.4 多层胶体晶体 | 第71-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二元胶体晶体自组装的探究 | 第76-88页 |
5.0 前言 | 第76-78页 |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78页 |
5.2 实验内容 | 第78-79页 |
5.2.1 两种粒径交替组装 | 第79页 |
5.2.2 两种粒径混合组装 | 第79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9-87页 |
5.3.1 两种粒径交替取膜制备二元胶体晶体 | 第79-82页 |
5.3.2 不同粒径SiO_2混合悬浮液中粒子数目比的计算 | 第82页 |
5.3.3 两种粒径混合自组装二元胶体晶体 | 第82-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8-90页 |
6.2 展望 | 第90-91页 |
附录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0页 |
后记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