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在《丈夫的秘密》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中文) | 第3-4页 |
摘要(英文) | 第4页 |
引言 | 第7-9页 |
任务描述 | 第7页 |
翻译述评侧重点 | 第7-8页 |
论文结构 | 第8-9页 |
第一章 翻译过程 | 第9-18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译前分析和准备 | 第9-15页 |
1.2.1 翻译文本的选择 | 第9-10页 |
1.2.2 翻译文本类型分析 | 第10-11页 |
1.2.3 翻译原则 | 第11-15页 |
1.3 翻译过程中的理解与表达 | 第15-17页 |
1.3.1 理解过程 | 第15-16页 |
1.3.2 表达过程 | 第16-17页 |
1.4 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案例分析 | 第18-32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文本客观层面的特点 | 第18-23页 |
2.2.1 语言个性的再现 | 第18-21页 |
2.2.2 人物心理的复制 | 第21-22页 |
2.2.3 环境描写的模仿 | 第22-23页 |
2.3 小说语言层面的特点 | 第23-31页 |
2.3.1 修辞手段的传译 | 第23-25页 |
2.3.2 原文节奏的转存 | 第25-28页 |
2.3.3 遣词造句的变化 | 第28-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页 |
收获与发现 | 第32页 |
问题与不足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附录一 英文原文 | 第35-68页 |
附录二 中文译文 | 第68-9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