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

平面变栅距全息光栅设计方法与制作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衍射光栅发展历史第14-15页
    1.3 变栅距光栅研究现状及应用第15-24页
        1.3.1 变栅距光栅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2 变栅距光栅的应用第18-24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24-27页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4页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4-27页
第2章 平面变栅距全息光栅的基本原理第27-49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平面变栅距光栅的聚焦原理第28-30页
    2.3 平面变栅距光栅刻槽函数设计第30-38页
        2.3.1 基于像差系数的平面变栅距光栅的刻槽函数系数设计方法第31-35页
        2.3.2 平面变栅距光栅的分辨能力第35-38页
    2.4 平面变栅距全息光栅的曝光系统第38-47页
        2.4.1 球面波曝光系统记录平面变栅距光栅第39-41页
        2.4.2 非球面波曝光系统记录平面变栅距光栅第41-47页
    2.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3章 球面波曝光系统下平面变栅距光栅记录参数的优化算法第49-67页
    3.1 引言第49-50页
    3.2 研究背景第50-52页
        3.2.1 局部优化算法第51页
        3.2.2 遗传算法第51-52页
    3.3 改进的局部优化算法第52-55页
        3.3.1 建立目标函数第52-53页
        3.3.2 改进的局部优化算法流程第53-55页
    3.4 不同优化算法对光栅记录参数的设计及结果对比分析第55-65页
        3.4.1 变栅距全息光栅记录参数对比分析第57-59页
        3.4.2 变栅距全息光栅刻槽函数对比分析第59-61页
        3.4.3 变栅距全息光栅分辨能力对比分析第61-65页
    3.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球面波曝光系统记录参数误差对光栅光谱成像的影响及补偿第67-87页
    4.1 引言第67页
    4.2 平面变栅距全息光栅评价方法第67-72页
        4.2.1 刻槽密度函数分析第68页
        4.2.2 聚集曲线分布分析第68-69页
        4.2.3 谱像宽度分析第69-72页
    4.3 记录臂长误差对光栅光谱性能的影响分析及补偿方法第72-78页
        4.3.1 记录臂长误差对光栅刻槽密度的影响第72-73页
        4.3.2 记录臂长误差对聚焦曲线的影响第73-74页
        4.3.3 记录臂长误差对谱像宽度的影响第74-75页
        4.3.4 记录臂长误差补偿方法第75-78页
    4.4 记录角度误差对光栅光谱性能的影响分析及补偿方法第78-84页
        4.4.1 记录角度误差对光栅刻槽密度的影响第78-79页
        4.4.2 记录角度误差对聚焦曲线的影响第79-81页
        4.4.3 记录角度误差对谱像宽度的影响第81页
        4.4.4 记录角度误差补偿方法第81-84页
    4.5 本章小结第84-87页
第5章 极紫外波段平面变栅距全息光栅的研制第87-107页
    5.1 引言第87-88页
    5.2 用于极紫外波段平面变栅距全息光栅设计第88-96页
        5.2.1 极紫外波段平面变栅距全息光栅的刻槽密度函数构建第88-90页
        5.2.2 极紫外波段平面变栅距全息光栅记录参数的优化设计第90-91页
        5.2.3 极紫外波段平面变栅距全息光栅记录参数的优化结果分析第91-96页
    5.3 极紫外波段平面变栅距全息光栅制作第96-106页
        5.3.1 曝光系统搭建与调试第97-100页
        5.3.2 基底准备第100-101页
        5.3.3 全息曝光及显影第101-104页
        5.3.4 刻槽密度测量第104-106页
    5.4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6章 柱面波曝光系统制作平面变栅距光栅的初步分析第107-117页
    6.1 引言第107-108页
    6.2 刻槽弯曲对光栅的影响第108-111页
        6.2.1 刻槽弯曲对光栅刻槽密度函数的影响第109-110页
        6.2.2 刻槽弯曲对光栅光谱分辨能力的影响第110-111页
    6.3 柱面波曝光系统第111-116页
        6.3.1 柱面波曝光系统光栅刻槽密度函数推导第112-114页
        6.3.2 柱面波曝光光路设计第114-116页
    6.4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17-119页
    7.1 论文工作总结第117-118页
    7.2 展望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7页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第127-129页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第129-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养殖方式对雌体三疣梭子蟹营养与风味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芒鲶鱼皮胶原蛋白性质及其膜材料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