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0-36页 |
1.1 人参 | 第10-11页 |
1.2 人参皂苷 | 第11-21页 |
1.2.1 人参皂苷的分类 | 第11-13页 |
1.2.2 C20差向异构人参皂苷的药理作用 | 第13-16页 |
1.2.3 立体异构对人参皂苷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第16-17页 |
1.2.4 C20差向异构型人参皂苷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3 Ocotillol型皂苷的制备与活性研究 | 第21-29页 |
1.3.1 天然ocotillol型皂苷的发现与分离 | 第21-24页 |
1.3.2 Ocotillol型皂苷的半合成 | 第24-28页 |
1.3.3 Ocotillol型皂苷的药理作用 | 第28-29页 |
1.4 人参皂苷C20与C24绝对构型的确证研究 | 第29-34页 |
1.4.1 通过NMR确证人参皂苷C20的立体构型 | 第29-31页 |
1.4.2 NMR确证ocotillol型皂苷C24的立体构型 | 第31页 |
1.4.3 单晶X-ray衍射确证人参皂苷C20和C24位的立体构型 | 第31-34页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34-36页 |
2 实验设计 | 第36-40页 |
2.1 设计思想 | 第36-40页 |
2.1.1 化学转化法制备 20(R)-人参皂苷(元) | 第36-37页 |
2.1.2 20(R)-ocotillol型人参皂苷的合成 | 第37-39页 |
2.1.3 20(R)-ocotillol型人参皂苷的结构确证 | 第39-40页 |
3 实验部分 | 第40-79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3.2 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3.3 酸降解法制备 20(R)-PPD、20(R)-Rh2和 20(R)-Rg3 | 第42-43页 |
3.3.1 酸降解二醇组人参总皂苷 | 第42页 |
3.3.2 20(R)-PPD的分离纯化 | 第42-43页 |
3.3.3 人参皂苷 20(R)-Rh2的分离纯化 | 第43页 |
3.3.4 人参皂苷 20(R)-Rg3的分离纯化 | 第43页 |
3.4 酸降解法制备 20(R)-PPT、20(R)-Rh1和 20(R)-Rg2 | 第43-45页 |
3.4.1 酸降解三醇组人参总皂苷 | 第43-44页 |
3.4.2 20(R)-PPT的分离纯化 | 第44-45页 |
3.4.3 人参皂苷 20(R)-Rh1的分离纯化 | 第45页 |
3.4.4 人参皂苷 20(R)-Rg2的分离纯化 | 第45页 |
3.5 20(R)-ocotillol型皂苷的制备 | 第45-48页 |
3.5.1 化合物7和 8 的合成 | 第45-46页 |
3.5.2 化合物9和 10 的合成 | 第46页 |
3.5.3 化合物11和 12 的合成 | 第46-47页 |
3.5.4 化合物13和 14 的合成 | 第47页 |
3.5.5 化合物15和 16 的合成 | 第47页 |
3.5.6 化合物17和 18 的合成 | 第47-48页 |
3.6 Ocotillol型皂苷的结构确证 | 第48-75页 |
3.6.1 20(R)-PPD氧化产物7和 8 的结构确证 | 第48-53页 |
3.6.2 20(R)-Rh2氧化产物9和 10 的结构确证 | 第53-57页 |
3.6.3 20(R)-Rg3氧化产物11和 12 的结构确证 | 第57-60页 |
3.6.4 20(R)-PPT氧化产物13和 14 的结构确证 | 第60-67页 |
3.6.5 20(R)-Rh1氧化产物15和 16 的结构确证 | 第67-71页 |
3.6.6 20(R)-Rg2氧化产物17和 18 的结构确证 | 第71-75页 |
3.7 结果与讨论 | 第75-79页 |
3.7.1 酸降解法制备 20(R)-Rg2、20(R)-Rh1和 20(R)-PPT的条件考察 | 第75-77页 |
3.7.2 20(R)-ocotillol型皂苷的制备 | 第77-78页 |
3.7.3 Ocotillol型皂苷的结构确证 | 第78页 |
3.7.4 C24差向异构体的形成机理 | 第78-79页 |
4 小结 | 第79-80页 |
附图:目标化合物图谱 | 第80-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