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绪论 | 第10-22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 (三)已有研究及总结 | 第13-21页 |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1-22页 |
| 一、概述 | 第22-31页 |
| (一)“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内涵分析 | 第22-24页 |
|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 (三)构成要素 | 第30-31页 |
|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 第31-34页 |
| (一)学校研发团队 | 第31-32页 |
| (二)学生与家长 | 第32页 |
| (三)社会及社区资源 | 第32-34页 |
| 三、“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 第34-36页 |
| (一)有效性与适用性原则 | 第34页 |
| (二)学生发展原则 | 第34页 |
| (三)现实性与体验性原则 | 第34-35页 |
| (四)情景性与实用性原则 | 第35页 |
| (五)学科整合原则 | 第35-36页 |
| 四、“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 第36-41页 |
| (一)教师与学生的资源 | 第36-38页 |
| (二)英语材料的资源 | 第38页 |
| (三)英语环境的资源 | 第38-41页 |
| 五、“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 第41-47页 |
| (一)教师需要重塑认知 | 第41-42页 |
| (二)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 | 第42页 |
|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第42-43页 |
| (四)利用各种互联网资源 | 第43-45页 |
| (五)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 第45-47页 |
| 六、重庆市南坪实验小学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英趣大舞台”的案例分析 | 第47-53页 |
| (一)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师生双主体参与开发 | 第47-48页 |
|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 第48-49页 |
| (三)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英趣大舞台” | 第49-51页 |
| (四)“英趣大舞台”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 第51-52页 |
| (五)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效果 | 第52-53页 |
| 结语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