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实证研究综述 | 第7-9页 |
1.2.1 国外实证研究综述 | 第7-8页 |
1.2.2 国内实证研究综述 | 第8-9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0-11页 |
第2章 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基础 | 第11-15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页 |
2.2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第11-12页 |
2.2.1 外汇缺口与储蓄缺口模型 | 第11-12页 |
2.2.2 外生经济增长模型 | 第12页 |
2.3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第12-13页 |
2.3.1 绝对成本说与比较成本贸易理论 | 第12-13页 |
2.3.2 H-O理论 | 第13页 |
2.3.3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 第13页 |
2.4 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 | 第13-15页 |
2.4.1 Mundell投资与贸易替代理论 | 第13-14页 |
2.4.2 小岛清投资与贸易互补理论 | 第14-15页 |
第3章 山西省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 第15-37页 |
3.1 山西省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 第15-20页 |
3.1.1 山西省经济运行在总量上的变化 | 第15-16页 |
3.1.2 山西省转型中的产业结构分析 | 第16-19页 |
3.1.3 山西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20页 |
3.2 山西省利用FDI的描述性分析 | 第20-28页 |
3.2.1 山西省利用FDI在总量上的发展变化 | 第20-22页 |
3.2.2 山西省FDI的地区分布与来源 | 第22-23页 |
3.2.3 山西省利用FDI的主要方式与主要行业分析 | 第23-25页 |
3.2.4 基于UNCTAD的FDI业绩指数分析 | 第25-26页 |
3.2.5 与典型省份的对比分析——基于区位熵方法 | 第26-28页 |
3.3 山西省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分析 | 第28-37页 |
3.3.1 山西省对外贸易的总量分析 | 第28-29页 |
3.3.2 山西省内11地市的对外贸易分布 | 第29-32页 |
3.3.3 山西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 | 第32-33页 |
3.3.4 山西省主要贸易指标及贸易商品 | 第33-35页 |
3.3.5 与典型省份的比较分析 | 第35-37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37-50页 |
4.1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山西省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37-44页 |
4.1.1 向量自回归模型介绍及变量数据选取 | 第37页 |
4.1.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7-38页 |
4.1.3 ADF单位根检验 | 第38-40页 |
4.1.4 VAR协整关系检验 | 第40-41页 |
4.1.5 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 第41-44页 |
4.2 基于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Panel Data数据研究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44-50页 |
4.2.1 Panel Data模型介绍 | 第44页 |
4.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4.2.3 Panel Data的单位根检验 | 第45-46页 |
4.2.4 Panel Data的协整检验 | 第46页 |
4.2.5 Panel Data模型的选取——F检验 | 第46-47页 |
4.2.6 Panel Data模型的回归分析 | 第47-50页 |
第5章 推进山西省对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 第50-54页 |
5.1 重视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在短期内的促进作用 | 第50-51页 |
5.2 加大山西省第三产业引入FDI的力度 | 第51页 |
5.3 逐步将山西省FDI的来源地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第51-52页 |
5.4 对山西省各市对外经济的发展方向进行定位 | 第52-53页 |
5.5 充分把握“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