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高稳定性、介孔固体酸碱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应用

目录第5-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57页
    1.1 固体酸催化剂综述第14-28页
        1.1.1 固体酸简介第14-16页
        1.1.2 金属氧化物及复合金属氧化物固体酸第16-22页
        1.1.3 分子筛类固体酸第22-24页
        1.1.4 陶瓷酸类固体酸第24-26页
        1.1.5 常用测试固体酸酸性的方法第26-28页
    1.2 介孔材料简介第28-32页
        1.2.1 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及机理第29-31页
        1.2.2 介孔材料的分类第31-32页
    1.3 介孔固体酸催化剂的酸性研究第32-35页
        1.3.1 杂原子(Al、Fe、Ga、Ti)掺杂修饰第32-34页
        1.3.2 有机基团修饰第34-35页
        1.3.3 直接负载与涂覆修饰第35页
    1.4 介孔固体酸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第35-42页
        1.4.1 孔壁厚度、结晶性对介孔固体酸催化剂稳定性影响第36-38页
        1.4.2 杂原子掺杂和有机基团修饰对介孔固体酸稳定性的影响第38-39页
        1.4.3 纳米涂覆对介孔固体酸稳定性的影响第39-42页
    1.5 介孔固体酸催化剂在葡萄糖转化中的应用第42-45页
    1.6 介孔固体碱(Na_2WO_4-Mn/SiO_2)在甲烷氧化偶联(OCM)中的应用第45-48页
        1.6.1 天然气能源利用研究现状第45-46页
        1.6.2 Na_2WO_4-Mn/SiO_2催化剂的简述第46-48页
    1.7 立项依据和研究内容第48-50页
    1.8 参考文献第50-57页
第二章 高比表面积、介孔陶瓷酸材料(EP-WZrOx)的合成及其酸催化性能第57-77页
    2.1 引言第57-59页
    2.2 实验部分第59-64页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9页
        2.2.2 实验方法与表征第59-6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64-74页
        2.3.1 介孔钨锆陶瓷酸的结构表征第64-66页
        2.3.2 介孔钨锆陶瓷酸酸性能的表征第66-70页
        2.3.3 酸性位点稳定性的探究第70-74页
    2.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2.5 参考文献第75-77页
第三章 氨化水热处理对钨锆固体酸稳定性影响第77-94页
    3.1 引言第77-79页
    3.2 实验部分第79-81页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79-80页
        3.2.2 材料合成与表征第80-8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81-91页
        3.3.1 氨处理对于钨锆固体酸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的影响第81-87页
        3.3.2 空间限域内氧化物固体酸的晶型控制第87-91页
    3.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3.5 参考文献第92-94页
第四章 系列介孔陶瓷酸的合成及其在生物质转化中的应用第94-119页
    4.1 引言第94-99页
    4.2 实验部分第99-102页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99页
        4.2.2 材料合成与表征第99-10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02-114页
        4.3.1 介孔一元氧化物固体酸SEM表征第102-103页
        4.3.2 一元介孔固体酸材料(EP-ZrSiOx-T)第103-105页
        4.3.3 一元介孔固体酸材料(EP-AlSiOx-T)第105-107页
        4.3.4 二元介孔金属氧化物固体酸(EP-WAlOx-T)第107-110页
        4.3.5 二元介孔金属氧化物固体酸(EP-MoAlOx-1000)第110-111页
        4.3.6 二元介孔金属氧化物固体酸(EP-MoZrOx-1000)第111页
        4.3.7 介孔陶瓷酸材料在葡萄糖转化为5-羟甲基糠醛(5-HMF)中的应用第111-114页
    4.4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4.5 参考文献第116-119页
第五章 稳定性、介孔固体碱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甲摸氧化偶联反应中的应用第119-135页
    5.1 引言第119-123页
    5.2 实验部分第123-125页
        5.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123页
        5.2.2 实验方法与表征第123-12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25-131页
        5.3.1 介孔碱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125-128页
        5.3.2 OCM催化活性表征第128-131页
    5.4 本章小结第131-133页
    5.5 参考文献第133-13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35-138页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山西省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