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区港城一体化发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0-12页 |
1.1.1 研究的国际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政策背景 | 第11页 |
1.1.3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1.1.4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港城一体化发展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2.1.1 港口及港口的类型、特征 | 第16-17页 |
2.1.2 港口城市 | 第17页 |
2.1.3 港城一体化 | 第17-18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2.1 港城互动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国内外先进港口城市发展经验借鉴 | 第21-25页 |
3.1 鹿特丹 | 第21-22页 |
3.2 青岛市 | 第22-23页 |
3.3 先进港口城市的发展启示 | 第23-25页 |
第4章 岚山港城一体化发展分析 | 第25-31页 |
4.1 岚山区港城关系历史演变过程 | 第25-28页 |
4.1.1 岚山港发展历程 | 第25页 |
4.1.2 岚山区港城互动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4.1.3 岚山区港城关系的演变过程 | 第27-28页 |
4.2 岚山区港城一体化发展PEST分析 | 第28-30页 |
4.2.1 P,政治要素 | 第28页 |
4.2.2 E,经济要素 | 第28-29页 |
4.2.3 S,社会要素 | 第29页 |
4.2.4 T,技术要素 | 第29-30页 |
4.3 岚山区港城一体化发展存在问题 | 第30-31页 |
4.3.1 城市服务机能不健全 | 第30页 |
4.3.2 规划布局不合理 | 第30页 |
4.3.3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 第30页 |
4.3.4 港城发展不平衡 | 第30-31页 |
第5章 岚山区港城一体化发展SWOT分析 | 第31-38页 |
5.1 岚山区与其他城市港城一体化发展分析 | 第31-32页 |
5.1.1 岚山区港城一体化发展分析 | 第31页 |
5.1.2 连云港港城一体化发展分析 | 第31-32页 |
5.2 岚山区港城一体化发展优势 | 第32-34页 |
5.3 岚山区港城一体化发展劣势 | 第34-35页 |
5.4 岚山区港城一体化发展机遇 | 第35-36页 |
5.5 岚山区港城一体化发展的挑战 | 第36-38页 |
第6章 岚山区港城一体化发展战略 | 第38-42页 |
6.1 岚山区港城一体化发展战略思想 | 第38页 |
6.2 岚山区港城一体化发展目标 | 第38页 |
6.3 岚山区港城一体化发展设计 | 第38-42页 |
6.3.1 统筹岚山规划战略 | 第38-39页 |
6.3.2 科技强区战略 | 第39-40页 |
6.3.3 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40页 |
6.3.4 合作共赢战略 | 第40-42页 |
第7章 岚山区港城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42-47页 |
7.1 政策保障 | 第42-43页 |
7.1.1 大项目扶持 | 第42页 |
7.1.2 资金支持 | 第42-43页 |
7.2 产业保障 | 第43-44页 |
7.2.1 重点发展临港工业 | 第43页 |
7.2.2 重视临港配套产业 | 第43页 |
7.2.3 突出发展新型临港产业 | 第43-44页 |
7.3 管理职能保障 | 第44-45页 |
7.3.1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 第44页 |
7.3.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第44-45页 |
7.4 基础设施保障 | 第45-47页 |
7.4.1 加快港口建设 | 第45页 |
7.4.2 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建设 | 第45页 |
7.4.3 逐步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 第45页 |
7.4.4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第45-46页 |
7.4.5 推进海洋教育事业,建设海洋教育基地 | 第46-47页 |
第8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