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功利主义视域下的中国市场经济道德探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9-11页 |
1.选题依据 | 第9页 |
2.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四)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第17-18页 |
1.论文结构 | 第17页 |
2.创新点 | 第17-18页 |
一、古典功利主义的核心思想 | 第18-26页 |
(一)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 | 第18-21页 |
1.功利原理的含义 | 第19页 |
2.苦乐之值的计量 | 第19-20页 |
3.立法的前提 | 第20页 |
4.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 第20-21页 |
(二)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 | 第21-26页 |
1.穆勒对边沁古典功利主义思想的继承 | 第22页 |
2.古典功利主义的第一原则 | 第22-23页 |
3.正义原则 | 第23-26页 |
二、市场经济与古典功利主义 | 第26-36页 |
(一)市场经济的现实基础 | 第26-29页 |
1.市场经济是工业化发展的产物 | 第26-28页 |
2.区别于自然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 | 第28-29页 |
(二)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 | 第29-32页 |
1.欲望与理性的冲突 | 第29-30页 |
2.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 第30-31页 |
3.市场经济道德要求的落脚点 | 第31-32页 |
(三)市场经济的制度保障 | 第32-36页 |
1.政体是我们选择的结果 | 第32-33页 |
2.好政府的标准与公民性格的培养 | 第33-34页 |
3.代议制政府的基本原则和条件 | 第34-36页 |
三、中国市场经济道德建设 | 第36-44页 |
(一)古典功利主义与中国市场经济 | 第36-39页 |
1.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兴起 | 第36-38页 |
2.计划与市场矛盾的解决 | 第38-39页 |
(二)中国市场经济道德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1.诚信缺失 | 第39-40页 |
2.分配不公 | 第40页 |
3.信仰缺失 | 第40页 |
(三)古典功利主义给予市场经济道德的启示 | 第40-44页 |
1.加强法治建设 | 第41页 |
2.完善分配制度 | 第41-42页 |
3.坚定理想信念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