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3页
第1章 典型案例:“PRETUL”商标侵权案第13-18页
    1.1 案例介绍第13-14页
    1.2 本案争议的主要焦点及评析第14-18页
        1.2.1 是否存在涉外定牌加工合同关系第14-15页
        1.2.2 是否属于商标法意义上的商标使用行为第15-16页
        1.2.3 是否构成侵犯商标专用权第16-18页
第2章 我国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现状及各方立场第18-25页
    2.1 我国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现状第18-19页
    2.2 司法机关的立场第19-21页
    2.3 海关的立场第21-22页
    2.4 理论界的不同观点第22-25页
第3章 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的考量因素第25-34页
    3.1 是否构成商标法意义上的商标使用第25-28页
        3.1.1 商标的本质在于识别商品的来源第25-26页
        3.1.2 加工方和委托方之间是加工承揽关系第26-27页
        3.1.3 涉外定牌加工中的贴牌行为属于非商业性使用第27-28页
    3.2 商标权保护的地域性原则第28-30页
        3.2.1 由地域性原则得出不构成商标侵权的观点第29页
        3.2.2 由地域性原则得出构成商标侵权的观点第29-30页
    3.3 混淆可能性原则第30-34页
        3.3.1 从混淆可能性的功能进行判断第31-32页
        3.3.2 从混淆可能性的主客观标准进行判断第32-34页
第4章 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问题的解决思路第34-43页
    4.1 关于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第34-36页
        4.1.1 尽快修改和完善《商标法》关于涉外定牌加工的规定第34-35页
        4.1.2 尽快出台相关司法解释第35页
        4.1.3 尽快修改和完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第35-36页
    4.2 寻求司法裁判的妥帖性第36-38页
        4.2.1 司法机关应规范司法行为第36-37页
        4.2.2 司法裁判应立足国家政策第37-38页
        4.2.3 可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第38页
    4.3 健全和完善海关执法及管理体制第38-41页
        4.3.1 海关执法应坚持适度保护原则第39-40页
        4.3.2 海关可采用“被动保护”模式放行涉外定牌加工货物第40-41页
    4.4 国内企业应主动加强风险防范第41-43页
        4.4.1 严格履行审查义务第41-42页
        4.4.2 签订更详细的法律条款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芝妈屋公司社群营销策略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工商银行D分行90后员工激励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