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20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8-10页 |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四、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六、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18-20页 |
第一章 美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20-33页 |
第一节 教师资格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20-21页 |
一、社会背景 | 第20页 |
二、教育背景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美国教师资格制度的产生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美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全面发展 | 第22-28页 |
一、美国教师资格制度全面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23-24页 |
二、美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全面发展 | 第24-28页 |
第四节 美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改进阶段 | 第28-33页 |
一、美国教师资格制度改进阶段的历史背景 | 第28-30页 |
二、美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改进 | 第30-33页 |
第二章 美国教师资格制度发展现状(20世纪80年代至今) | 第33-51页 |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教师资格制度发展的背景 | 第33-39页 |
一、社会对高质量教师的需求 | 第34-36页 |
二、提高教师质量的措施 | 第36-37页 |
三、教育法案对教师资格制度的支持 | 第37-39页 |
第二节 传统型教师资格制度的现状 | 第39-42页 |
一、传统型教师资格制度的体系 | 第40-42页 |
二、传统型教师资格的基本认证流程 | 第42页 |
第三节 选择性教师资格制度的应运而生 | 第42-45页 |
一、选择性教师资格制度产生的背景 | 第42-44页 |
二、选择性教师资格的种类 | 第44-45页 |
三、选择性教师资格的认证流程 | 第45页 |
第四节 地方性教师资格制度向全国专业性教师资格制度的转变 | 第45-49页 |
一、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的概况 | 第45-46页 |
二、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的主要任务 | 第46页 |
三、全国教学标准专业委员会的基本内涵 | 第46-47页 |
四、全国教学标准专业委员会的基本认证流程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二战后美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演变对我国的启示 | 第51-59页 |
第一节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52-55页 |
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中专业团体缺失 | 第52页 |
二、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目的过于局限 | 第52页 |
三、我国教师资格的认证标准不高 | 第52-53页 |
四、教师资格的有效性不科学 | 第53-54页 |
五、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不规范 | 第54页 |
六、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对教育教学能力的考察不足 | 第54-55页 |
七、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滞后性 | 第55页 |
第三节 二战后美国教师资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55-59页 |
一、接受教师专业团体的参与 | 第55页 |
二、改革教师资格制度的考试方式 | 第55-56页 |
三、提升教师资格制度的学历标准 | 第56页 |
四、打破教师资格制度的终身有效性 | 第56页 |
五、规范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 | 第56-57页 |
六、全面考核申请者的知识体系 | 第57页 |
七、教师资格制度紧跟时代发展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