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柴油重整实验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前言 | 第15-16页 |
1.2 氢气作为内燃机能源的应用及发展 | 第16-19页 |
1.3 重整燃料制氢技术及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1.3.1 传统燃料制氢技术及发展 | 第19页 |
1.3.2 天然气重整制氢技术研究及发展 | 第19页 |
1.3.3 汽油重整制氢技术研究及发展 | 第19-20页 |
1.4 废气柴油重整制氢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1 废气柴油重整概念 | 第20页 |
1.4.2 废气柴油重整制氢实验方面 | 第20-21页 |
1.4.3 废气柴油重整过程及化学动力学研究方面 | 第21页 |
1.5 论文的课题来源、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废气柴油重整的理论基础 | 第23-36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模拟软件CHEMKIN的介绍 | 第23-24页 |
2.3 废气柴油重整的化学动力学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2.3.1 气相反应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3.2 反应器模型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2.4 代理柴油机理分析与确定 | 第30-35页 |
2.4.1 废气柴油重整的机理分析 | 第30页 |
2.4.2 采用代理柴油机理的原因 | 第30-31页 |
2.4.3 单组份与多组分代理柴油机理的介绍 | 第31-32页 |
2.4.4 代理柴油机理的确定 | 第32-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代理柴油机理在CHEMKIN上的模拟 | 第36-67页 |
3.1 概述 | 第36页 |
3.2 无催化剂时代理柴油机理的重整反应 | 第36-52页 |
3.2.1 模型的建立与机理的导入 | 第36-37页 |
3.2.2 研究变量的确定及输入参数的设置 | 第37-40页 |
3.2.3 单一机理的动力学重整模拟 | 第40-45页 |
3.2.4 双组份机理的动力学重整模拟 | 第45-52页 |
3.3 有催化剂时代理柴油机理的重整反应 | 第52-66页 |
3.3.1 模型的建立与机理的导入 | 第52-53页 |
3.3.2 单一机理的动力学重整模拟 | 第53-59页 |
3.3.3 双组份机理的动力学重整模拟 | 第59-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敏感性分析与生成速率分析 | 第67-75页 |
4.1 引言 | 第67页 |
4.2 敏感性分析 | 第67-71页 |
4.2.1 单机理的敏感性分析 | 第67-69页 |
4.2.2 双机理的敏感性分析 | 第69-71页 |
4.3 生成速率分析 | 第71-74页 |
4.3.1 单机理的生成速率分析 | 第71-72页 |
4.3.2 双机理的生成速率分析 | 第72-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废气柴油重整的实验研究 | 第75-79页 |
5.1 引言 | 第75页 |
5.2 实验燃料和装置 | 第75-77页 |
5.3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77页 |
5.4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比较 | 第77-78页 |
5.4.1 水碳比的对比 | 第77-78页 |
5.4.2 氧碳比的对比 | 第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79-8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9-80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