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农户信用评级指标研究 | 第11-12页 |
1.2.2 扶贫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1.3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1.3.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扶贫与农户信用评级体系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16-25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1 贫困与贫困治理理论 | 第16-18页 |
2.1.2 信用理论 | 第18-19页 |
2.1.3 金融扶贫理论 | 第19-20页 |
2.2 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对于帮助农户实现脱贫不返贫的作用机制 | 第20-21页 |
2.2.1 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对于帮助农户实现脱贫的作用机制 | 第20页 |
2.2.2 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对于帮助农户不返贫的作用机制 | 第20-21页 |
2.3 农户信用评级方法 | 第21-25页 |
2.3.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21-23页 |
2.3.2 神经网络模型 | 第23页 |
2.3.3 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 | 第23-25页 |
第3章 现有信用评级体系分析 | 第25-31页 |
3.1 信用评级体系现状 | 第25-27页 |
3.1.1 现有常用信用评级指标 | 第25-26页 |
3.1.2 当前信用评级体系的不足 | 第26-27页 |
3.2 信用评级体系建设 | 第27-31页 |
3.2.1 信用评级指标分析 | 第27-28页 |
3.2.2 信用评级指标中的扶贫因素 | 第28-29页 |
3.2.3 政府的扶贫责任 | 第29-31页 |
第4章 基于扶贫的农户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 | 第31-51页 |
4.1 数据来源与信用评级指标的选取 | 第31-36页 |
4.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6-38页 |
4.3 层次分析法构建农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 第38-49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 第51-54页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1页 |
5.2 相关对策与建议 | 第51-54页 |
5.2.1 建立长效的扶贫机制 | 第52页 |
5.2.2 提升农户自我脱贫意识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