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语文教学论文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11-19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目的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4-15页
  (一) 文献法第14页
  (二) 问卷调查法第14页
  (三) 访谈法第14-15页
 四、文献综述第15-17页
  (一) 文献归类第15-16页
  (二) 文献综述结论第16-17页
 五、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第17-19页
  (一) 研究的难点第17页
  (二) 研究的创新点第17-19页
第二部分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概述第19-31页
 一、概述第19-21页
  (一) 教学模式的概念第19-20页
  (二) 教学模式的分解第20-21页
  (三) 教学模式的功能第21页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1-25页
  (一)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第22-23页
  (二) 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第23页
  (三)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第23-25页
 三、英语教学模式第25页
 四、英语教学模式的演变第25-26页
 五、新时期的英语教学模式第26-28页
  (一) ERP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第26-27页
  (二) 依托式体验英语教学模式第27-28页
 六、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特点第28-31页
  (一) 就业指向性第28页
  (二) 可操作性第28-29页
  (三) 完整性第29-30页
  (四) 灵活性第30-31页
第三部分 对咸阳市某高职院校的调查第31-43页
 一、数据统计结果第31-34页
  (一) 问卷统计结果第31页
  (二) 数据分析第31-34页
 二、现行教学模式概述第34页
  (一) 高职英语教师对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了解情况有明显好转第34页
  (二) 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向"学生中心"的课堂教学模转变第34页
  (三) 英语教学目标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第34页
 三、调查结果中发现的问题第34-41页
  (一) 理论依据陈旧第34-35页
  (二) 教学目的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三) 教学操作性程序的理论化第37-41页
 四、僵化刻板的教学评价第41-43页
  (一) 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第41-42页
  (二) 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第42-43页
第四部分 构建新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依据第43-47页
 一、理论依据第43-44页
  (一)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理论依据第43页
  (二) 人本主义教学模式理论依据第43-44页
 二、现实基础第44-47页
  (一) 人才知识规格要求第44-45页
  (二) 人才技能规格要求第45页
  (三) 人才素质规格要求第45-47页
第五部分 如何构建新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第47-53页
 一、制定非统一的高职英语教学目的第47-48页
  (一) 建立适应学生水平的阶段性教学目的第47-48页
  (二) 建立高度适当的前瞻性教学目的第48页
 二、动静结合的高职教学操作性过程第48-49页
 三、多维的教学条件设置第49-51页
  (一) 扩大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第49页
  (二) 多样化的教学过程第49-51页
 四、公平、开放、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第51页
 五、结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散乐”若干问题考论
下一篇:“写长法”在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