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微生物在造纸工业中的影响 | 第10-12页 |
1.1.1 微生物的来源及种类 | 第10-11页 |
1.1.2 微生物的危害 | 第11-12页 |
1.1.2.1 生物膜的危害 | 第11页 |
1.1.2.2 微生物污染引起的腐败 | 第11-12页 |
1.2 消除微生物危害的方法 | 第12-13页 |
1.2.1 纤维原料的选取及清水处理 | 第12页 |
1.2.2 系统的清洗 | 第12页 |
1.2.3 杀菌防腐剂 | 第12-13页 |
1.3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与选择原则 | 第13页 |
1.3.1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 第13页 |
1.3.2 杀菌剂的选择原则 | 第13页 |
1.4 影响杀菌剂作用的因素 | 第13-15页 |
1.4.1 浓度 | 第13-14页 |
1.4.2 时间 | 第14页 |
1.4.3 酸碱度 | 第14页 |
1.4.4 温度 | 第14页 |
1.4.5 溶解度 | 第14页 |
1.4.6 协同与对抗作用 | 第14-15页 |
1.5 杀菌剂的种类与应用 | 第15-16页 |
1.5.1 次氯酸盐杀菌剂 | 第15页 |
1.5.2 氯胺类杀菌剂 | 第15-16页 |
1.5.3 有机溴类杀菌剂 | 第16页 |
1.5.4 季铵盐杀菌剂 | 第16页 |
1.6 造纸废水的处理 | 第16-17页 |
1.6.1 活性炭吸附法 | 第17页 |
1.6.2 生物法 | 第17页 |
1.6.3 化学氧化法 | 第17页 |
1.7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1.7.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9-23页 |
2.1 原料 | 第19页 |
2.2 实验设备与药品 | 第19-21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0-2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2.3.1 主要参数的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2.3.1.1 菌落总数 | 第21页 |
2.3.1.2 化学需氧量 | 第21-22页 |
2.3.2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3-54页 |
3.1 异噻类抑菌剂对纸浆抑菌效果的研究 | 第23-34页 |
3.1.1 1~ | 第23-25页 |
3.1.2 2~ | 第25-27页 |
3.1.3 1~ | 第27-29页 |
3.1.4 2~ | 第29-31页 |
3.1.5 两种抑菌剂复配对纸浆中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效果 | 第31-34页 |
3.2 异噻类抑菌剂对白水抑菌效果的研究 | 第34-46页 |
3.2.1 1~ | 第34-36页 |
3.2.2 2~ | 第36-38页 |
3.2.3 1~ | 第38-40页 |
3.2.4 2~ | 第40-42页 |
3.2.5 两种抑菌剂复配对白水中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效果 | 第42-45页 |
3.2.6 复配抑菌剂时效性能的研究 | 第45-46页 |
3.3 异噻类抑菌剂对废水处理影响的研究 | 第46-54页 |
3.3.1 筛选优势菌 | 第46-49页 |
3.3.2 2~ | 第49-51页 |
3.3.2.1 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49页 |
3.3.2.2 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2.3 废水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3 复配后的抑菌剂对 2~ | 第51-5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