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大吨位连续刚构桥转体施工控制及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转体桥发展综述第11-15页
        1.2.1 转体桥稳定性研究综述第11页
        1.2.2 国内外转体施工方法综述第11-14页
        1.2.3 转体施工在公路和铁路桥梁中的应用第14-1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2 转体桥基本原理及特点第17-22页
    2.1 转体施工桥的基本原理第17页
    2.2 转体桥的特点第17-18页
    2.3 转体系统的组成第18-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转体施工控制及参数敏感性分析第22-38页
    3.1 桥梁施工控制的主要目的第22页
    3.2 工程概况第22-23页
    3.3 施工过程仿真模拟分析第23-29页
        3.3.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23-24页
        3.3.2 施工阶段划分第24-25页
        3.3.3 立模标高的确定第25-29页
    3.4 参数敏感性分析第29-37页
        3.4.1 参数分析的判断指标第29-30页
        3.4.2 混凝土容重变化分析第30-31页
        3.4.3 混凝土弹性模量变化分析第31-33页
        3.4.4 主梁单侧超重分析第33-35页
        3.4.5 预应力张拉力变化分析第35-36页
        3.4.6 合龙时间延后分析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转体施工稳定性分析第38-60页
    4.1 球铰转动法称重第38-48页
        4.1.1 基本原理第38-41页
        4.1.2 平衡称重试验各项参数估算第41-42页
        4.1.3 (40+64+40)m桥加载点布置及数据采集第42-43页
        4.1.4 (40+64+40)m桥数据分析及处理第43-46页
        4.1.5 (40+64+40)m桥平衡称重试验结论第46页
        4.1.6 (68+116+68)m连续刚构桥测点布置第46-48页
        4.1.7 本节小结第48页
    4.2 风荷载理论计算第48-51页
        4.2.1 横桥向静阵风荷载第48-51页
        4.2.2 纵桥向静阵风荷载第51页
    4.3 转体前球铰静摩阻系数对桥梁的稳定性影响第51-54页
        4.3.1 转体前摩阻力矩的计算第51-52页
        4.3.2 横桥向安全稳定性系数第52-53页
        4.3.3 纵桥向安全稳定性系数第53页
        4.3.4 纵桥向安全稳定性分析(考虑存在不平衡重)第53-54页
    4.4 转体时球铰动摩阻系数对桥梁的稳定性影响第54-58页
        4.4.1 转体时摩阻力矩的计算第54-56页
        4.4.2 横桥向安全稳定性系数第56页
        4.4.3 纵桥向稳定安全系数第56-57页
        4.4.4 纵桥向安全稳定性分析(考虑存在不平衡重)第57-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5 局部应力分析第60-71页
    5.1 接触分析原理第60页
        5.1.1 接触问题概述第60页
        5.1.2 ANSYS接触模拟单元第60页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0-64页
        5.2.1 单元的选取第60-61页
        5.2.2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61-63页
        5.2.3 有限元模型处理第63-64页
    5.3 球铰局部应力分析第64-66页
    5.4 转动时墩梁连接处及主梁应力分析第66-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72页
    6.2 展望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D胶原支架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发育和生物学功能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冻土区地下水对路桥过渡段差异性沉降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