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单元机组结构分析与先进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第10-17页 |
1.2.1 超临界机组国内外发展情况 | 第10-11页 |
1.2.2 单元机组模型结构的研究 | 第11-13页 |
1.2.3 超临界机组先进控制算法的研究 | 第13-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超临界机组结构分析 | 第18-24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结构分析方法介绍 | 第18-19页 |
2.3 结构分析方法的应用 | 第19-22页 |
2.4 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超临界单元机组先进控制算法应用 | 第24-47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基于结构分析的类前馈补偿控制 | 第24-28页 |
3.2.1 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3.2.2 仿真实例 | 第25-28页 |
3.3 动态矩阵预测控制 | 第28-33页 |
3.3.1 基本原理 | 第28-32页 |
3.3.2 仿真实例 | 第32-33页 |
3.4 模型算法预测控制 | 第33-36页 |
3.4.1 基本原理 | 第34-35页 |
3.4.2 仿真实例 | 第35-36页 |
3.5 广义预测控制 | 第36-46页 |
3.5.1 基本原理 | 第36-41页 |
3.5.2 仿真实例 | 第41-46页 |
3.6 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非线性超临界单元机组内模控制方法 | 第47-54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精确反馈线性化基本原理 | 第47-48页 |
4.3 内模控制基本原理 | 第48-49页 |
4.4 仿真实例 | 第49-53页 |
4.5 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