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

基于实际载荷谱变速器虚拟疲劳试验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汽车变速器载荷谱的获取与研究第11-12页
        1.2.2 汽车变速器虚拟试验研究第12-13页
        1.2.3 汽车变速器疲劳寿命研究第13-15页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1 本文研究目标第15页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7页
    1.5 小结第17-18页
2 变速器设计载荷谱提取第18-38页
    2.1 变速器载荷谱预处理第18-22页
        2.1.1 滤波处理第18-20页
        2.1.2 剔除奇异值第20-21页
        2.1.3 去除无效信号第21-22页
    2.2 变速器典型路面载荷分析第22-27页
        2.2.1 数学特征值统计分析第24-25页
        2.2.2 频谱分析第25-27页
    2.3 变速器各档位载荷提取及分析第27-31页
        2.3.1 变速器各档位载荷提取第27-29页
        2.3.2 载荷信号数学特征值统计分析第29-30页
        2.3.3 载荷信号频谱分析第30页
        2.3.4 变速器各档位载荷概率密度分析第30-31页
    2.4 变速器各档位设计载荷谱提取第31-37页
        2.4.1 各档位载荷频次统计第31-33页
        2.4.2 各档位载荷外推第33-36页
        2.4.3 各档位载荷时域再造第36-37页
    2.5 小结第37-38页
3 变速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强度分析第38-50页
    3.1 变速器总成结构第38-39页
    3.2 变速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9-41页
        3.2.1 有限元建模采用的软件第39-40页
        3.2.2 网格划分第40-41页
        3.2.3 变速器各零件的材料参数第41页
    3.3 变速器强度分析第41-48页
        3.3.1 强度分析理论第41-42页
        3.3.2 变速器的强度分析流程第42-43页
        3.3.3 变速器工况载荷及传递路径第43页
        3.3.4 强度分析载荷提取第43-45页
        3.3.5 强度计算及分析第45-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4 变速器虚拟试验系统建立与验证第50-64页
    4.1 虚拟试验建模软件简介第50页
    4.2 变速器虚拟试验系统的建立第50-53页
        4.2.1 变速器模型与试验台模型的建立第50-52页
        4.2.2 参数设置第52页
        4.2.3 约束边界条件添加第52-53页
        4.2.4 变速器虚拟试验刚柔糅合系统建立第53页
    4.3 试验系统验证第53-59页
        4.3.1 台架试验第53-57页
        4.3.2 模型仿真与分析第57-58页
        4.3.3 结果分析第58-59页
    4.4 变速器动力学仿真第59-62页
        4.4.1 额定工况试验第59-60页
        4.4.2 基于实际载荷谱变速器动力学仿真第60-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5 变速器疲劳寿命分析与虚拟疲劳试验方法第64-76页
    5.1 变速器疲劳影响因素第64-65页
    5.2 变速器疲劳分析方法第65-66页
        5.2.1 基于应力疲劳分析方法第65-66页
        5.2.2 基于应变疲劳分析方法第66页
    5.3 变速器疲劳分析理论第66-69页
        5.3.1 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第67页
        5.3.2 双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第67-68页
        5.3.3 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第68-69页
    5.4 FE-safe疲劳分析软件介绍第69-70页
    5.5 变速器壳体疲劳预测及分析第70-74页
        5.5.1 变速器壳体疲劳寿命分析参数设置第70-73页
        5.5.2 变速器壳体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分析第73-74页
    5.6 变速器虚拟疲劳试验方法第74-75页
    5.7 本章小结第75-76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6.1 全文总结第76页
    6.2 展望第76-78页
致谢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硫酸盐聚阴离子电极材料的研究
下一篇:商用车变速器温升及润滑试验台测控系统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