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1.3.1 森林生态系统评价研究 | 第9-10页 |
1.3.2 森林生态系统评价方法研究 | 第10-11页 |
1.3.3 森林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11-12页 |
1.3.4 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12-13页 |
1.3.5 森林火灾研究 | 第13-14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4-17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4页 |
2.2 气候状况 | 第14-15页 |
2.3 土壤条件 | 第15页 |
2.4 植被条件 | 第15页 |
2.5 森林火灾概况 | 第15-17页 |
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7-22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3.2.1 基础数据的获取 | 第17-19页 |
3.2.2 数据标准化方法 | 第19-20页 |
3.2.3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第20-21页 |
3.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4 森林火灾后森林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2-45页 |
4.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和方法 | 第22-24页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22-23页 |
4.1.2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 第23页 |
4.1.3 指标客观数据的相关-主成分分析筛选原理 | 第23-24页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第24-29页 |
4.2.1 评价指标文献筛选 | 第24-26页 |
4.2.2 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与理论分析 | 第26-29页 |
4.2.3 定性指标定量化处理 | 第29页 |
4.3 评价指标的敏感性分析 | 第29-41页 |
4.3.1 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6页 |
4.3.2 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第36-41页 |
4.4 森林火灾后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41-43页 |
4.5 森林火灾后森林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第43-45页 |
4.5.1 赋权原理与方法 | 第43-44页 |
4.5.2 赋权结果 | 第44-45页 |
5 森林火灾后生态系统恢复评价 | 第45-51页 |
5.1 森林火灾后生态系统恢复等级划分 | 第45-47页 |
5.2 森林火灾后生态系统恢复现状 | 第47-49页 |
5.3 森林火灾与恢复现状的关系 | 第49-51页 |
6 讨论与结论 | 第51-53页 |
6.1 讨论 | 第51-52页 |
6.2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