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高层建筑空腹桁架转换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1.1 概述第15页
    1.2 转换层的结构类型和特点第15-19页
        1.2.1 转换层的结构类型第15-18页
        1.2.2 转换结构的共有特征第18-19页
    1.3 空腹桁架转换层的特点第19-20页
        1.3.1 空腹桁架转换层的类别第19-20页
        1.3.2 空腹桁架转换层的结构特点第20页
    1.4 桁架转换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2页
    1.5 问题的引出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高位梁式转换结构的弹性分析第23-42页
    2.1 工程概况第23-24页
    2.2 主要设计依据第24-25页
        2.2.1 设计采用的主要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第24页
        2.2.2 主要结构计算软件第24页
        2.2.3 荷载第24-25页
    2.3 设计要点与构造要求第25-30页
        2.3.1 转换梁设计时的注意事项第25-26页
        2.3.2 转换柱设计时的注意事项第26-28页
        2.3.3 框支梁上部剪力墙设计时的注意事项第28-29页
        2.3.4 落地剪力墙设计时的注意事项第29-30页
    2.4 模型建立第30-35页
    2.5 静力计算结果第35-41页
        2.5.0 结构主要整体指标一览表第35-37页
        2.5.1 其他指标第37-41页
    2.6 静力计算结果分析第41-42页
第三章 高位空腹式桁架转换结构的弹性分析第42-62页
    3.1 空腹式转换桁架的布置方式第42-45页
    3.2 空腹式桁架转换与梁式转换的整体指标结果对比第45-59页
        3.2.1 结构质量第45页
        3.2.2 周期与振型第45-48页
        3.2.3 侧向刚度比第48-51页
        3.2.4 楼层受剪承载力之比第51-53页
        3.2.5 地震外力与地震剪力第53-58页
        3.2.6 最大层间位移第58-59页
    3.3 空腹式桁架转换与梁式转换的转换构件内力结果对比第59-62页
第四章 高位空腹式桁架转换结构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第62-76页
    4.1 分析程序简介第62页
    4.2 模型的建立第62-63页
    4.3 非线性参数的选取第63-65页
        4.3.1 基于材料的本构模型第63-64页
        4.3.2 基于截面的塑性铰滞回模型第64-65页
        4.3.3 阻尼模型第65页
    4.4 荷载数据及加载方式第65-66页
    4.5 动力弹塑性结果第66-76页
        4.5.1 层剪力第66-69页
        4.5.2 层间位移角第69-70页
        4.5.3 塑性铰分析第70-7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5.1 结论第76页
    5.2 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致谢第81-82页
研究生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论文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活在中国人中间》第四、五章《中国北方游记》第十四章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穿越未知的亚洲》第九章至第十章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