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9-11页 |
(二) 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 | 第11-15页 |
1. 沈从文作品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2.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一、审美想象中的乡愁 | 第15-26页 |
(一) 乡愁的由来及沈从文的乡愁 | 第15-18页 |
(二) 沈从文的乡土文学 | 第18-21页 |
1. 1924——1927年沈从文早期的怀乡作品 | 第19-20页 |
2. 1928——1932年关注生命与人性问题的作品阶段 | 第20-21页 |
3、1933——1938年关注人生理想的作品阶段 | 第21页 |
(三) “乡下人”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意识 | 第21-26页 |
1. “乡下人”的文化意识 | 第22-23页 |
2. 沈从文的审美意识 | 第23-26页 |
二、乡愁影响下的诗意乡土形象 | 第26-35页 |
(一) 农耕社会审美理想中的乡土形象 | 第26-29页 |
1. 秀丽的自然风光 | 第26-28页 |
2. 淳朴的民俗风情 | 第28页 |
3. 纯朴善良的湘西人民 | 第28-29页 |
(二) 农耕社会的桃花源:湘西乡土形象的审美意蕴 | 第29-35页 |
1. 乡愁影响下湘西乡土形象的诗意性形成 | 第29-31页 |
2. 湘西乡土形象审美意蕴:湘西“桃花源”之美 | 第31-35页 |
三、乡愁语境下湘西人物形象的人性美 | 第35-42页 |
(一) 沈从文的人性观与人性美 | 第35-36页 |
(二) 沈从文笔下的典型人物形象 | 第36-38页 |
1. 苗族神话创造的理想男性与理想女性形象 | 第36-38页 |
2. 湘西现实社会中的人物形象:水手与妓女 | 第38页 |
(三) 沈从文小说人物形象的人性美 | 第38-42页 |
1. 沈从文笔下人物形象的人性美 | 第38-39页 |
2. 乡愁影响下的人性悲剧 | 第39-42页 |
四、遥远的乡愁:沈从文的人生理想及在乡愁影响下创造的审美意境 | 第42-46页 |
(一) 沈从文在乡愁中创造的审美意境 | 第42-43页 |
(二) 沈从文的审美意境和人生理想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