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3页
        (一) 现实背景第11-12页
        (二) 学术背景第12-13页
    二、选题意义第13-14页
        (一) 理论意义第13页
        (二) 实践意义第13-14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6页
        (一) 研究内容第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第16-34页
    一、概念内涵第16-20页
        (一) 城市群概念及辨析第16-18页
        (二) 城市群空间结构第18-19页
        (三) 经济效率第19-20页
    二、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与相关研究综述第20-30页
        (一) 空间结构基础理论第20-24页
        (二) 空间结构模式研究第24-27页
        (三) 经济效率文献综述第27-30页
    三、研究进展与述评第30-34页
        (一) 国外研究进展第30-31页
        (二) 国内研究进展第31-34页
第三章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与特征第34-69页
    一、城市群研究范畴第34-39页
        (一) 研究对象范围的确定第34-35页
        (二) 各城市群概况第35-39页
        (三) 数据说明第39页
    二、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指标选取第39-44页
        (一) 规模维度第40页
        (二) 单中心—多中心维度(中心度和首位度)第40-42页
        (三) 集聚—扩散维度(分散度)第42页
        (四) 差距—均衡维度(城市规模基尼指数)第42-43页
        (五) 紧密—松散维度(空间相互作用指数)第43-44页
    三、2001—2012年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测度第44-65页
        (一) 中心度的测度第44-48页
        (二) 首位度的测度第48-52页
        (三) 分散度的测度第52-57页
        (四) 城市规模基尼指数的测度第57-61页
        (五) 空间相互作用指数的测度第61-65页
    四、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第65-68页
        (一) 各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差异明显,变化趋势各异第65-66页
        (二) 中国城市群呈现出单中心集聚为主的空间结构特征第66-67页
        (三) 城市群空间结构与其初始条件相关第67页
        (四) 西部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极化特征日益明显第67-68页
    五、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中国城市群经济效率的空间格局第69-98页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第69-71页
        (一) DEA-Malmquist指数第70-71页
        (二) 指标选取及相关说明第71页
    二、中国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第71-93页
        (一) 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化的空间分析第73-78页
        (二) 技术效率变动的分析第78-81页
        (三) 技术变化的分析第81-83页
        (四) 纯技术效率变化的分析第83-86页
        (五) 规模效率的分析第86-89页
        (六) 各城市群的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的分析第89-93页
    三、中国城市群经济效率的特征分析第93-96页
        (一) 中国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偏低,且呈现下降的趋势第93-94页
        (二) 技术进步驱动不足是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的最关键原因第94页
        (三) 各城市群效率变化情况不一,空间分异格局明显第94-95页
        (四) 空间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的关联效应第95-96页
    四、小结第96-98页
第五章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分析第98-115页
    一、研究方法与理论假设第98-101页
        (一) 研究方法——面板数据模型第98页
        (二) 理论假设第98-99页
        (三) 控制变量选取第99-101页
    二、模型设立与结果分析第101-113页
        (一) 经济效率与主要空间结构变量的简单相关关系第101-105页
        (二) 模型设立第105-108页
        (三) 模型运用与结果分析第108-113页
    三、空间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分析第113-114页
        (一) 单中心空间结构能提高经济效率,但作用并不很显著第113页
        (二) 集聚的空间结构能够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第113页
        (三) 城市群规模结构能显著提升经济效率,可调控单中心和集聚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第113-114页
        (四) 城市间相互作用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证明城市经济存在外部性第114页
    四、小结第114-115页
第六章 结论第115-119页
    一、主要结论第115-117页
    二、创新点第117页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7页
后记第127-129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及其城镇化效应研究
下一篇: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