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剧目研究 | 第12-44页 |
第一节 《美人蕉》 | 第13-23页 |
一、倒叙和断片式的叙事方式 | 第13-15页 |
二、诗化与哲理化的追求 | 第15-20页 |
三、美人蕉:一个回望自我的魂灵形象 | 第20-23页 |
第二节 《浮生六记》 | 第23-30页 |
一、剧目内容及人物形象 | 第23-27页 |
二、与实验京剧的区别 | 第27-30页 |
第三节 《寂寞汉卿》 | 第30-35页 |
一、剧目介绍 | 第30-31页 |
二、倒叙、插叙的运用和戏中戏、台中台的表现形式 | 第31-33页 |
三、人物形象 | 第33-35页 |
第四节 《徽州往事》 | 第35-44页 |
一、剧目介绍 | 第35页 |
二、人物塑造 | 第35-40页 |
三、主题思想 | 第40-44页 |
第二章 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创作理念研究 | 第44-66页 |
第一节 导演:"戏曲"与"话剧"导演风格的混融 | 第44-52页 |
一、话剧导演为黄梅戏注入的新元素 | 第45-46页 |
二、话剧导演对黄梅戏的接受与重建 | 第46-50页 |
三、对话剧导演与戏曲院团合作形式的思考 | 第50-52页 |
第二节 演员:韩再芬为核心的演员体系 | 第52-62页 |
一、韩再芬:演员体系的核心 | 第52-58页 |
二、其他演员的表演艺术 | 第58-62页 |
第三节 舞美:走向现代化的舞台 | 第62-66页 |
一、造型:视觉意象的强调 | 第63页 |
二、服装:一戏一样式的探索 | 第63-64页 |
三、灯光、声效:科技为艺术增色 | 第64-66页 |
第三章 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剧团营运与组织管理研究 | 第66-85页 |
第一节 市场与品牌 | 第66-75页 |
一、市场意识:剧院经营的根本思想 | 第66-68页 |
二、演出模式:常规性巡演与持续性驻演相结合 | 第68-71页 |
三、潜在需求:黄梅戏市场拓展的方向 | 第71-74页 |
四、艺术质量:文化品牌建设的核心 | 第74-75页 |
第二节 人员与组织 | 第75-85页 |
一、演员梯队建设 | 第75-82页 |
二、幕后团队建设 | 第82-83页 |
三、全方位的艺术传承体系建设 | 第83-85页 |
结语 | 第85-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