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松花江水系两类特征河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概述 | 第11-12页 |
1.2.2 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第12-14页 |
1.2.3 土地利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4-16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7-25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20页 |
2.1.1 气候特征 | 第17-18页 |
2.1.2 生物资源 | 第18-19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9页 |
2.1.4 土地状况与利用结构 | 第19-20页 |
2.2 采样点的布设 | 第20-22页 |
2.2.1 采样点布设原则 | 第20页 |
2.2.2 采样点的布设 | 第20-22页 |
2.3 样品采集和数据获取 | 第22-23页 |
2.3.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采集与处理 | 第22页 |
2.3.2 水体理化因子 | 第22-23页 |
2.3.3 栖境指标的测定 | 第23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23-25页 |
2.4.1 生物指数 | 第23页 |
2.4.2 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5-56页 |
3.1 两条特征河流生境比较 | 第25-37页 |
3.1.1 两条特征河流底质比较 | 第25-26页 |
3.1.2 两条特征河流水文比较 | 第26-29页 |
3.1.3 两条特征河流水质比较 | 第29-37页 |
3.2 两条特征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 | 第37-49页 |
3.2.1 种类组成 | 第37-38页 |
3.2.2 密度 | 第38-40页 |
3.2.3 优势类群 | 第40-42页 |
3.2.4 多样性指数 | 第42-47页 |
3.2.5 功能摄食类群 | 第47-49页 |
3.3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第49-56页 |
3.3.1 南河RDA分析 | 第49-51页 |
3.3.2 北河CCA分析 | 第51-54页 |
3.3.3 小结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