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创新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9-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移动支付产业发展概述 | 第22-34页 |
2.1 移动支付的概念和分类 | 第22-23页 |
2.1.1 概念定义 | 第22页 |
2.1.2 移动支付的分类 | 第22-23页 |
2.2 中国移动支付的产业链 | 第23-24页 |
2.3 中国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和典型业务分析 | 第24-27页 |
2.3.1 电信运营商主导模式 | 第25页 |
2.3.2 第三方支付主导模式 | 第25-26页 |
2.3.3 金融机构主导模式 | 第26-27页 |
2.4 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 | 第27-31页 |
2.4.1 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2.4.2 市场交易规模高比例增长 | 第28页 |
2.4.3 近端支付发展缓慢,移动互联网支付优势明显 | 第28-29页 |
2.4.4 支付宝市场份额第一,银联、移动份额较低 | 第29-30页 |
2.4.5 移动支付近场通信标准确立 | 第30-31页 |
2.5 国外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 | 第31-33页 |
2.5.1 欧美——远程移动支付发展较好,近端支付开始引起关注 | 第31-32页 |
2.5.2 日韩——近场移动支付发展较好 | 第32-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促进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4-48页 |
3.1 促进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34-37页 |
3.1.1 移动支付的发展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 第34-36页 |
3.1.2 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是移动支付的基础 | 第36页 |
3.1.3 移动电子商务促进了移动支付的发展 | 第36-37页 |
3.2 研究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 | 第37-39页 |
3.2.1 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影响因素的研究指标选取 | 第37-38页 |
3.2.2 数据的处理 | 第38-39页 |
3.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 | 第39-46页 |
3.3.1 共线性诊断 | 第40-41页 |
3.3.2 用岭回归法建立回归模型 | 第41-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移动支付产业的风险识别 | 第48-54页 |
4.1 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第48-50页 |
4.1.1 风险和风险管理的概念 | 第48页 |
4.1.2 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种类 | 第48-49页 |
4.1.3 风险管理基本流程 | 第49-50页 |
4.2 移动支付产业风险因素的识别 | 第50-53页 |
4.2.1 政策风险因素 | 第50-51页 |
4.2.2 法律风险因素 | 第51页 |
4.2.3 技术风险因素 | 第51-52页 |
4.2.4 信誉风险因素 | 第52-53页 |
4.2.5 运营风险因素 | 第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移动支付系统的风险评价研究 | 第54-66页 |
5.1 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54-55页 |
5.1.1 模糊数学的概念 | 第54-55页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55页 |
5.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55-56页 |
5.3 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6-58页 |
5.3.1 确定研究方法——ANP | 第56-57页 |
5.3.2 用ANP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 | 第57-58页 |
5.4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 第58-59页 |
5.5 实例研究 | 第59-65页 |
5.5.1 用Super Decisions确定指标权重 | 第59-63页 |
5.5.2 建立因素集和评价集,进行单因素评判 | 第63-64页 |
5.5.3 进行综合评价 | 第64-6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中国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 第66-72页 |
6.1 发展趋势 | 第66-68页 |
6.1.1 O2O和近端支付是必然趋势 | 第66页 |
6.1.2 形成产业联盟共同发展 | 第66-67页 |
6.1.3 未来应用模式是“支付+钱包+优惠信息+理财记账” | 第67页 |
6.1.4 移动支付将有更多的使用场景 | 第67-68页 |
6.2 发展策略建议 | 第68-70页 |
6.2.1 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 第68页 |
6.2.2 政府应加强监管和支持力度 | 第68-69页 |
6.2.3 加速盈利模式创新 | 第69-7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
1. 基本情况 | 第78页 |
2. 教育背景 | 第78页 |
3.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