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冰岛硫化叶菌中AP核酸内切酶的生化性质体内功能和晶体结构及Holliday junction解离酶Hje磷酸化修饰研究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缩略语表第14-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2页
    1.1 古菌概述第16-20页
        1.1.1 古菌的分类第16-17页
        1.1.2 古菌的特征第17-18页
        1.1.3 古菌研究的意义第18-19页
        1.1.4 硫化叶菌概述第19-20页
    1.2 DNA损伤及修复途径第20-21页
    1.3 碱基切除修复第21-25页
        1.3.1 碱基损伤类型第21-22页
        1.3.2 碱基切除修复的基本过程第22-24页
        1.3.3 古菌中的碱基切除修复第24-25页
    1.4 AP核酸内切酶第25-32页
        1.4.1 细菌中的AP核酸内切酶第25-26页
        1.4.2 真核生物中的AP核酸内切酶第26页
        1.4.3 古菌中AP核酸内切酶研究现状第26-29页
        1.4.4 ExoⅢ家族AP核酸内切酶的晶体结构第29-32页
    1.5 Holliday junction解离酶第32-39页
        1.5.1 同源重组修复第32-36页
        1.5.2 HJ解离酶分布第36-37页
        1.5.3 HJ解离酶的磷酸化修饰第37-39页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39-42页
        1.6.1 研究目的第39-40页
        1.6.2 研究内容第40-42页
第二章 SisExoⅢ和SisEndoⅣ的表达、纯化与生化性质鉴定第42-60页
    2.1 实验材料第42-43页
        2.1.1 菌株与质粒第42页
        2.1.2 试剂与培养基第42-43页
        2.1.3 主要仪器第43页
    2.2 实验方法第43-47页
        2.2.1 SisExoⅢ和SisEndoⅣ及其点突变体的体内表达质粒的构建第43-44页
        2.2.2 SisExoⅢ和SisEndoⅣ及其点突变体的体内诱导表达及纯化第44-45页
        2.2.3 底物制备第45页
        2.2.4 AP核酸内切酶活性检测第45-47页
        2.2.5 SisExoⅢ和SisEndoⅣ对其它特殊底物的活性检测第4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7-58页
        2.3.1 SisExoⅢ和SisEndoⅣ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第47-49页
        2.3.2 质粒构建第49-51页
        2.3.3 SisExoⅢ、SisEndoⅣ及其突变体蛋白的纯化第51页
        2.3.4 SisExoⅢ和SisEndoⅣ的AP核酸内切酶活性检测第51-56页
        2.3.5 SisExoⅢ和SisEndoⅣ对其它特殊底物的活性检测第56-58页
    2.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三章 SisExoⅢ和Sis EnedoⅣ的体内功能分析第60-76页
    3.1 实验材料第60-61页
        3.1.1 菌株与质粒第60页
        3.1.2 试剂与培养基第60页
        3.1.3 主要仪器第60-61页
    3.2 实验方法第61-64页
        3.2.1 △SiRe_2666菌株的筛选第61页
        3.2.2 双敲除菌株的筛选第61-62页
        3.2.3 敲除菌株的表型分析第62-63页
        3.2.4 过表达菌株表型分析第63页
        3.2.5 基于△SiRe_2666的回补实验第63-6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4-74页
        3.3.1 敲除菌株的表型分析第64-71页
        3.3.2 过表达菌株表型分析第71-73页
        3.3.3 基于△SiRe_2666的回补菌株MMS敏感性分析第73-74页
    3.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四章 SisExoⅢ (Y105A)的晶体结构解析第76-95页
    4.1 实验材料第76-77页
        4.1.1 菌株与质粒第76页
        4.1.2 试剂与培养基第76页
        4.1.3 主要仪器第76-77页
    4.2 实验方法第77-78页
        4.2.1 SisExoⅡ (Y105A)的表达和纯化第77页
        4.2.2 晶体的筛选第77页
        4.2.3 结晶条件的优化第77页
        4.2.4 晶体结构的解析第77页
        4.2.5 半胱氨酸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和纯化第77-78页
        4.2.6 AP核酸内切酶活性检测第78页
        4.2.7 蛋白Tm值测定第7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8-93页
        4.3.1 蛋白晶体的初步筛选第78-79页
        4.3.2 蛋白晶体的优化第79-80页
        4.3.3 蛋白晶体的衍射及解析第80-81页
        4.3.4 SisExoⅢ(Y105)的蛋白结构第81-88页
        4.3.5 SisExoⅢ中二硫键功能的研究第88-93页
    4.4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五章 HJ解离酶Hje的磷酸化功能研究第95-113页
    5.1 实验材料第95-96页
        5.1.1 菌株与质粒第95页
        5.1.2 试剂与培养基第95页
        5.1.3 主要仪器第95-96页
    5.2 实验方法第96-101页
        5.2.1 Hje的体外磷酸化第96-98页
        5.2.2 磷酸化Hje的生化性质分析第98-99页
        5.2.3 Hje原位突变菌株的表型分析第99-10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1-112页
        5.3.1 Hje及其突变体的磷酸化第101-104页
        5.3.2 磷酸化Hje的生化性质分析第104-108页
        5.3.3 Hje原位突变菌株的表型分析第108-112页
    5.4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3-117页
    6.1 研究总结第113-115页
    6.2 课题展望第115-117页
附录第117-130页
    附录一 药品与试剂第117-118页
    附录二 培养基配方第118-120页
    附录三 溶液配方第120-121页
    附录四 仪器与设备第121-122页
    附录五 引物序列第122-124页
    附录六 寡核苷酸底物序列第124-125页
    附录七 常规PCR及酶切、连接反应体系第125-126页
    附录八 重叠延伸PCR方法第126-127页
    附录九 常规Western blot操作步骤第127-129页
    附录十 冰岛硫化叶菌电转化操作步骤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1页
致谢第141-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2-14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43-144页
附件第144-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职示范校培育“双师双新”教师队伍的研究--以广州市CJ职业学校为例
下一篇:小学课外活动课程增进德育实效性研究--以H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