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工程材料一般性问题论文--材料结构及物理性质论文

热控制智能红外吸波结构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第14页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智能红外吸波结构的设计理论与研究方法第16-31页
    2.1 红外吸波结构的设计理论第16-17页
    2.2 智能控制方法第17-19页
    2.3 等效媒质理论第19-23页
        2.3.1 材料的色散特性第20-22页
        2.3.2 有效媒质理论第22-23页
    2.4 等效电路法第23-27页
    2.5 非线性曲线拟合第27-29页
        2.5.1 曲线拟合和最小二乘法第27-28页
        2.5.2 Matlab非线性拟合函数第28-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VO_2薄膜的制备工艺及其光学性能第31-46页
    3.1 VO_2薄膜的制备工艺第31-34页
        3.1.1 实验设备和材料第33页
        3.1.2 VO_2薄膜的制备工艺和流程第33页
        3.1.3 VO_2薄膜质量的表征第33-34页
    3.2 VO_2薄膜的相变特性第34-36页
    3.3 VO_2薄膜介电特性的研究第36-45页
        3.3.1 半导体态与金属态的相对介电常数第36-40页
        3.3.2 相变过渡态的相对介电常数第40-41页
        3.3.3 复合态的相对介电常数第41-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基于VO_2薄膜的热控制智能红外吸波结构的设计与研究第46-65页
    4.1 VO_2作金属层的吸波结构的设计与研究第46-50页
        4.1.1 结构的设计第46-47页
        4.1.2 实验第47-48页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8-50页
    4.2 VO_2作介质层的吸波结构的设计与研究第50-64页
        4.2.1 基于单介质层的吸波结构的设计与研究第50-52页
        4.2.2 基于双介质层的吸波结构的设计与研究第52-56页
        4.2.3 基于双介质层的吸波结构的宽带吸收的设计与研究第56-64页
    4.3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红外“水印”的设计与实现第65-74页
    5.1 红外辐射第65-70页
        5.1.1 红外辐射的基本理论第65-68页
        5.1.2 红外热像仪第68-70页
    5.2 红外“水印”的设计第70-71页
    5.3 红外“水印”的实现与测试第71-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6.1 全文总结第74-75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沉积构建印制电路薄介质型通孔互连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作物生长模型和遥感数据同化的草地生物量估算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