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元鹍及其诗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方元鹍生平 | 第10-21页 |
(一) 不甘沉沦的寒门书生 | 第10-12页 |
(二) "廿年槐花风里走"—应乡试 | 第12-13页 |
(三) "十年苦索长安米"—北京会试 | 第13-16页 |
(四) "一官偏似上竿鱼"—京城为官 | 第16-19页 |
(五) "卅年游客老还乡"—辞官南归 | 第19-21页 |
二、方元鹍交友 | 第21-38页 |
(一) 方元鹍与北麓诗社 | 第21-23页 |
(二) 宋宏钊 | 第23页 |
(三) 郑士超、张维屏 | 第23-24页 |
(四) 吴玉松 | 第24-26页 |
(五) 张问陶 | 第26-28页 |
(六) 阮元 | 第28-29页 |
(七) 汪梅鼎 | 第29-30页 |
(八) 马履泰 | 第30-31页 |
(九) 曹懋坚 | 第31-34页 |
(十) 姜芝圃 | 第34-35页 |
(十一) 徐苏田 | 第35-38页 |
三、方元鹍思想 | 第38-45页 |
(一) 对儒、释、道思想的兼容 | 第38-41页 |
(二) 与主流思想的靠近和背离 | 第41-45页 |
四、方元鹍诗歌 | 第45-64页 |
(一) 《铁船诗钞》概述 | 第45-50页 |
1、版本及流传情况 | 第45-46页 |
2、《铁船诗钞》刻本成书过程 | 第46-47页 |
3、刻本与手抄本的关系 | 第47-48页 |
4、《铁船诗钞》的内容 | 第48-50页 |
(二) 方元鹃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实践 | 第50-54页 |
1、"诗无真意羞存稿" | 第50-51页 |
2、"学诗慎勿为诗奴" | 第51-53页 |
3、"今人自今古自古,莫把古人支门户" | 第53-54页 |
(三) 方元鹍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54-61页 |
1、性灵与学问并重的独特风貌 | 第55-58页 |
2、博采众长的创作风格 | 第58-61页 |
(四) 方元鹍诗歌的局限性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