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基于多载波发生器的ROF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绪论第14-38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ROF系统概述第15-19页
        1.2.1 ROF系统的提出第15-16页
        1.2.2 ROF系统的优势第16-18页
        1.2.3 ROF系统的应用前景第18-19页
    1.3 本文所涉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第19-36页
        1.3.1 毫米波光子发生器第19-24页
        1.3.2 ROF系统中的单边带调制技术第24-28页
        1.3.3 微波光子处理技术第28-33页
        1.3.4 WDM-ROF双向传输技术第33-36页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36-38页
2 多载波发生器研究第38-52页
    2.1 引言第38-39页
    2.2 基于FP激光器的多载波生成实现方案第39-43页
        2.2.1 FP激光器的基本原理第39-41页
        2.2.2 多载波结构特性研究第41-43页
    2.3 基于光学调制的超平坦多载波发生器实现方案第43-50页
        2.3.1 超平坦多载波发生器的实现原理第43-46页
        2.3.2 超平坦多载波发生器的实验研究第46-50页
    2.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3 基于多载波发生器的ROF全光上变频技术研究第52-76页
    3.1 引言第52-53页
    3.2 基于FP激光器的无本振高频毫米波生成实现方案第53-58页
        3.2.1 高频毫米波光子发生器结构原理第53-54页
        3.2.2 拍频信号光功率对毫米波的影响第54-56页
        3.2.3 结果及讨论第56-58页
    3.3 基于FP激光器的无本振多路信号全光上变频实现方案第58-67页
        3.3.1 无本振全光上变频系统结构原理第58-60页
        3.3.2 光纤色散对上变频系统性能的影响第60-62页
        3.3.3 结果及讨论第62-67页
    3.4 基于超平坦多载波发生器的高频毫米波生成实现方案第67-70页
        3.4.1 高频毫米波光子发生器结构原理第67页
        3.4.2 结果及讨论第67-70页
    3.5 基于超平坦多载波发生器的多路信号全光上变频实现方案第70-75页
        3.5.1 全光上变频结构原理第70-71页
        3.5.2 结果及讨论第71-75页
    3.6 本章小结第75-76页
4 基于多载波发生器的ROF双向传输技术研究第76-88页
    4.1 引言第76-77页
    4.2 基于波长重用的ROF双向传输系统实现方案第77-81页
        4.2.1 ROF双向传输系统结构原理第77-78页
        4.2.2 双向传输链路的性能分析第78-81页
    4.3 基于超平坦多载波发生器的全双工WDM-ROF系统实现方案第81-86页
        4.3.1 全双工WDM-ROF系统结构原理第81-83页
        4.3.2 波分复用系统的的性能分析第83-86页
    4.4 本章小结第86-88页
5 应用于ROF系统的单边带调制优化方案研究第88-116页
    5.1 引言第88-89页
    5.2 基于相移光栅的单边带调制优化实现方案第89-104页
        5.2.1 相移光栅的理论模型及传输特性研究第89-98页
        5.2.2 单边带调制优化方案原理第98-100页
        5.2.3 光纤长度及OCSR对射频功率的影响第100-102页
        5.2.4 结果及讨论第102-104页
    5.3 基于FBG-FP的单边带调制优化实现方案第104-114页
        5.3.1 FBG-FP的理论模型及传输特性研究第104-109页
        5.3.2 FBG-FP的实验制作及传输谱第109-111页
        5.3.3 单边带调制优化方案原理第111-113页
        5.3.4 结果及讨论第113-114页
    5.4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16-120页
    6.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第116-119页
    6.2 下一步拟进行的工作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44页
附录A第144-148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8-15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冻融循环下粉质砂土力学性质及本构模型研究
下一篇:北京地铁近接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技术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