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电气设备、观通设备论文--船用强电设备论文

船舶余热温差发电的数值模拟与实验装置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温差发电技术的发展历程第11-12页
    1.3 温差发电技术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第12-17页
        1.3.1 国外对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综述第12-16页
        1.3.2 国内研究及应用综述第16-17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温差发电的基本原理及传热学基本理论第19-30页
    2.1 温差发电的基本效应第19-24页
        2.1.1 赛贝克效应第19-20页
        2.1.2 珀尔贴效应第20-21页
        2.1.3 汤姆逊效应第21-22页
        2.1.4 温差发电可逆效应各系数间的相互关系第22页
        2.1.5 焦耳效应第22-23页
        2.1.6 傅里叶效应第23-24页
    2.2 传热学基本理论第24-25页
        2.2.1 热传导第24页
        2.2.2 热对流第24页
        2.2.3 传热学的研究方法第24-25页
    2.3 温差发电装置的性能参数第25-27页
        2.3.1 温差发电装置的输出功率第25页
        2.3.2 温差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第25-27页
    2.4 热电材料的优值系数第27-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船舶余热温差发电实验装置的设计第30-46页
    3.1 CFD基本理论第30-33页
        3.1.1 CFD软件的构成第31页
        3.1.2 求解器基本方程及模型第31-33页
    3.2 船舶余热温差发电装置的结构设计第33-41页
        3.2.1 船舶余热温差发电装置的基本结构第33-34页
        3.2.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定第34-36页
        3.2.3 对比分析第36-41页
    3.3 温差发电装置冷端冷却方式的对比与选择第41-44页
        3.3.1 边界条件设定第41-42页
        3.3.2 对比分析第42-44页
    3.4 水冷方式下冷却水流量的选择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船舶余热温差发电装置的模拟与实验第46-55页
    4.1 船舶余热温差发电实验装置的系统结构第46-48页
        4.1.1 热端单元第46-47页
        4.1.2 热电转换单元第47-48页
        4.1.3 冷端单元第48页
        4.1.4 数据监测与采集单元第48页
    4.2 船舶余热温差发电实验装置的数值模拟第48-50页
    4.3 船舶余热温差发电实验装置的对比实验第50-52页
    4.4 船舶余热温差发电实船装置的数值模拟第52-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5.1 结论第55页
    5.2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介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船舶余热温差发电装置设计及实验研究
下一篇:PMMA微通道制备技术及在船舶压载水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