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章 豫东地理历史文化背景 | 第16-19页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第16页 |
第二节 历史文化背景 | 第16-19页 |
第二章 豫东琴书概述 | 第19-40页 |
第一节 豫东琴书的源流与发展 | 第19-24页 |
一、豫东琴书的起源 | 第19-21页 |
二、豫东琴书的发展 | 第21-24页 |
第二节 豫东琴书的音乐 | 第24-36页 |
一、开场乐 | 第25-26页 |
二、主要唱腔 | 第26-29页 |
三、曲牌音乐 | 第29-36页 |
第三节 豫东(柘城)琴书的表演、伴奏乐器及曲目汇总 | 第36-40页 |
一、豫东琴书的表演 | 第36页 |
二、豫东琴书的伴奏乐器 | 第36-37页 |
三、豫东琴书的曲目汇总 | 第37-40页 |
第三章 豫东琴书传承现状 | 第40-62页 |
第一节 柘城县豫东琴书传承与发展 | 第40-52页 |
一、柘城县坠琴剧团的概况 | 第40-48页 |
二、说唱团的日常演出与训练 | 第48-52页 |
第二节 其他豫东琴书说唱团体与艺人 | 第52-62页 |
一、民权县说唱团 | 第52-55页 |
二、虞城县说唱团 | 第55-58页 |
三、夏县说唱团 | 第58-62页 |
第四章 豫东琴书的功能价值以及反思 | 第62-73页 |
第一节 豫东琴书的功能 | 第62-64页 |
一、娱乐功能 | 第62页 |
二、审美功能 | 第62-63页 |
三、教育功能 | 第63-64页 |
第二节 豫东琴书的价值 | 第64-66页 |
一、历史价值 | 第64-65页 |
二、文化价值 | 第65页 |
三、艺术价值 | 第65-66页 |
第三节 对豫东琴书现状的反思 | 第66-73页 |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66-68页 |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 第68-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7-90页 |
个人简历 | 第90-91页 |
鸣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