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第15页
    1.5 创新之处第15-17页
第2章 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及特点第17-23页
    2.1 相关概念第17页
    2.2 不良资产产生的传统原因第17-19页
    2.3 新常态下不良资产的成因第19-20页
    2.4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第20-23页
第3章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手段第23-28页
    3.1 贷款重组第23页
    3.2 依法进行清偿第23-24页
    3.3 以物抵债第24页
    3.4 呆账核销第24页
    3.5 转让第24-26页
    3.6 兼并收购第26页
    3.7 债转股第26页
    3.8 资产证券化第26-28页
第4章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面临的问题第28-32页
    4.1 数量猛增,处置压力大,现金回收率低第28页
    4.2 诉讼清收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第28-29页
    4.3 打包转让价格过低,受让后处置难第29页
    4.4 债转股规模扩展困难第29页
    4.5 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难点多第29-30页
    4.6 市场化处置渠道窄,法制环境有待改善第30-31页
    4.7 风险管理薄弱,专业人才不足第31-32页
第5章 某银行郑州分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案例分析第32-35页
    5.1 某银行及郑州分行情况介绍第32页
    5.2 相关数据及分析第32-33页
    5.3 相关的清收措施第33页
    5.4 清收措施效果对比分析第33-35页
第6章 西方国家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教训第35-38页
    6.1 美国的应对方法第35-36页
    6.2 欧盟的经验做法第36页
    6.3 日本的经验教训第36-37页
    6.4 相关启示第37-38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38-44页
    7.1 结论第38页
    7.2 建议第38-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城投债信用风险及利差分析
下一篇:商业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转型问题研究--以光大银行活期宝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