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内幕交易追责制度失灵中行政监管机构的角色定位和制度完善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0. 前言第11-19页
    0.1 问题提出:内幕交易追责制度失灵第11-13页
        0.1.1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11-12页
        0.1.2 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第12-13页
        0.1.3 主要内容第13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0.2.1 国内外内幕交易研究理论综述第13-14页
        0.2.2 国内外内幕交易追责制度研究综述第14-18页
    0.3 文章创新之处与可能的不足第18-19页
        0.3.1 创新之处第18页
        0.3.2 可能的不足之处第18-19页
1. 国内外内幕交易追责理论研究第19-23页
    1.1 内幕交易行为的规制必要性第19-20页
        1.1.1 市场有效性理论第19-20页
        1.1.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0页
    1.2 内幕交易规制中行政监管中心化第20-22页
        1.2.1 公共强制理论第20-21页
        1.2.2 法律不完备理论第21-22页
    1.3 本节小结第22-23页
2. 内幕交易追责制度失灵的表现阐述第23-38页
    2.1 政府失灵——监管机构执法呈现显著弱效性第23-33页
        2.1.1 内幕交易遏制失灵——基于案件数量与占比的统计分析第23-26页
        2.1.2 违法成本显著低下——基于违法所得与处罚额度的统计分析第26-30页
        2.1.3 行政处罚具有严重滞后性——以“S~*ST集琦”案为例第30-33页
    2.2 行政监管机构衔接民事责任追究制度缺位第33-34页
    2.3 市场有效性缺失——基于对知情交易密度的统计分析第34-37页
    2.4 本节小结第37-38页
3. 内幕交易追责制度失灵的成因分析兼与国外相关制度比较第38-70页
    3.1 行政监管机构角色错位第38-44页
        3.1.1 行政监管机构的角色错位的现状与成因——以“发行部窝案”为例第38-41页
        3.1.2 国外行政监管机构在内幕交易追责中的角色定位比较第41-44页
    3.2 内幕交易样态异化之一:内幕交易人复杂化第44-50页
        3.2.1 “天山纺织”案——多层次交织主体第45-47页
        3.2.2 “天龙集团”案——中介机构主体第47-48页
        3.2.3 “万顺股份”案——金融机构主体第48-50页
    3.3 内幕交易样态异化之二:内幕交易行为隐蔽化第50-53页
        3.3.1 “杭萧钢构”案——传统式掩护第50-52页
        3.3.2 “中信证券”案——技术式掩护第52-53页
    3.4 监管资源配置不足——基于证监会预算分配的统计分析第53-58页
        3.4.1 我国监管资源配置发展横向比较第54-57页
        3.4.2 主要资本市场国家的监管资源配置横向比较第57-58页
    3.5 行政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失灵第58-63页
        3.5.1 执法权力配置不足——基于对八个国家的比较分析第59-61页
        3.5.2 选择性执法问题突出——政治影响与处罚失灵第61-63页
    3.6 衔接失灵对监管部门执法成效的限制第63-69页
        3.6.1 行政处罚与刑事制裁衔接失灵第64-68页
        3.6.2 行政监管机构在民事追责中缺位第68-69页
    3.7 本节小结第69-70页
4. 完善我国内幕交易责任追究制度建议第70-82页
    4.1 行政监管机构的角色定位第70-75页
        4.1.1 行政监管机构的角色选择第70-72页
        4.1.2 加强市场追责职能第72-74页
        4.1.3 加强内幕交易追责资源配置第74-75页
    4.2 内幕交易追责执法层面的完善建议第75-79页
        4.2.1 行政和解制度的完善建议第75-77页
        4.2.2 加强行政监管机构执法权的完善建议第77-78页
        4.2.3 行政监管机构与司法机关的协同办案第78-79页
    4.3 内幕交易行政监管机构衔接民事追责制度重构建议第79-82页
        4.3.1 构建投资者保护局的民事诉讼职能第79-80页
        4.3.2 以收缴违法所得投入投资者保护基金第80-82页
结语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0页
附录第90-93页
致谢第93-94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热带玉米特异转座子的验证及功能初探
下一篇:结构性紧张:从临聘人员看基层法院职业化改革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