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引言 | 第9-14页 |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 一、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20页 |
| (一) 概念界定 | 第14页 |
| 1. 养老保险 | 第14页 |
| 2. 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 | 第14页 |
| (二) 主要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 1.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 第14-15页 |
| 2. 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 第15-16页 |
| 3.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6页 |
| (三) 我国养老保险政策发展历程 | 第16-20页 |
| 1. 初步形成阶段 | 第16-17页 |
| 2. 改革起始与修正阶段 | 第17-19页 |
| 3. 改革深入与完善阶段 | 第19-20页 |
| 二、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 | 第20-26页 |
| (一) 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 | 第20-21页 |
| 1. 政策制定的多元化 | 第20页 |
| 2. 政策制定地区化特点明显 | 第20页 |
| 3. 政策制定的封闭性 | 第20-21页 |
| 4. 政策制定的经验化 | 第21页 |
| (二) 养老保险政策的执行 | 第21-24页 |
| 1. 政策宣传 | 第22页 |
| 2. 保费缴纳 | 第22页 |
| 3. 待遇发放 | 第22-23页 |
| 4. 基金监管 | 第23页 |
| 5. 经办管理 | 第23页 |
| 6. 政策衔接 | 第23-24页 |
| (三) 养老保险的评估 | 第24-26页 |
| 三、我国养老保险政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6-34页 |
| (一) 我国养老保险政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 1. 养老保险政策制定中存在问题 | 第26-27页 |
| 2. 养老保险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 3. 养老保险政策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 (二) 养老保险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1-34页 |
| 1. 政策制定中民主性与科学性不足 | 第31页 |
| 2. 经济发展不均衡和经济地位不平等导致政策不公平 | 第31-32页 |
| 3. 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和居民观念偏差导致政策执行不顺 | 第32页 |
| 4. 养老保险政策评估体系存在问题 | 第32-33页 |
| 5. 与养老保险政策配套的相关法律与制度不健全 | 第33-34页 |
| 四、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 第34-40页 |
| (一) 解决政策制定方面的问题 | 第34-37页 |
| 1. 明确政策制定的主体 | 第34-35页 |
| 2. 完善资金筹集机制,缩小地区差距 | 第35页 |
| 3. 科学设置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破除群体性不公平问题 | 第35-36页 |
| 4. 听取劳动者意见,保证公平公正 | 第36页 |
| 5. 加快养老保险法制化进程,破除经验化政策制定 | 第36-37页 |
| (二) 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 第37-38页 |
| 1. 完善监督制度 | 第37页 |
| 2. 加快养老保险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 第37页 |
| 3. 完善养老保险衔接制度 | 第37-38页 |
| (三) 解决政策评估过程中的问题 | 第38-40页 |
| 1. 完善政策评估体系 | 第38页 |
| 2. 评估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 第38页 |
| 3. 对评估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 第38-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附录 | 第44-46页 |
| 后记 | 第46-4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