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祖母绿矿床分布及成因 | 第10-11页 |
1.2.2 云南祖母绿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祖母绿原产地鉴定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主要工作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云南麻栗坡祖母绿的地质背景及围岩共生矿物特征 | 第15-26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18页 |
2.2 祖母绿围岩样品特征 | 第18-19页 |
2.3 围岩共生矿物特征 | 第19-26页 |
2.3.1 围岩的拉曼光谱测试 | 第19-20页 |
2.3.2 围岩的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 第20-21页 |
2.3.3 共生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 | 第21-26页 |
第3章 云南祖母绿的宝石矿物学特征 | 第26-51页 |
3.1 样品描述 | 第26-29页 |
3.2 常规宝石学特征 | 第29-31页 |
3.2.1 颜色及透明度 | 第29页 |
3.2.2 二色镜观察 | 第29-30页 |
3.2.3 相对密度 | 第30页 |
3.2.4 折射率测试 | 第30页 |
3.2.5 紫外荧光 | 第30页 |
3.2.6 滤色镜 | 第30页 |
3.2.7 与其他产地祖母绿矿石的宝石学参数特征对比 | 第30-31页 |
3.3 云南祖母绿的结构分析 | 第31-39页 |
3.3.1 云南祖母绿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分析 | 第32-34页 |
3.3.2 云南祖母绿的拉曼光谱特征 | 第34-39页 |
3.4 化学成分特征 | 第39-51页 |
3.4.1 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 第39-42页 |
3.4.2 电子探针分析 | 第42-44页 |
3.4.3 微量元素特征(LA-ICP-MS分析) | 第44-47页 |
3.4.4 X射线能谱分析 | 第47页 |
3.4.5 与其他产地祖母绿的化学成分对比分析 | 第47-51页 |
第4章 云南祖母绿的颜色成因分析 | 第51-59页 |
4.1 云南祖母绿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 | 第51-54页 |
4.1.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在祖母绿研究中的应用 | 第51-52页 |
4.1.2 云南祖母绿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 | 第52-53页 |
4.1.3 云南祖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解析 | 第53-54页 |
4.1.4 呈色机理 | 第54页 |
4.2 其他产地祖母绿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 | 第54-59页 |
第5章 云南祖母绿的产地特征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