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8页 |
| ·IHHNV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IHHNV简介 | 第11页 |
| ·IHHNV的病毒特性及其基因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IHHNV的宿主及致病性 | 第12-13页 |
| ·IHHNV的地理分布及传播途径 | 第13页 |
| ·WSSV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WSSV简介 | 第13页 |
| ·WSSV的病毒特性及分类学地位 | 第13-14页 |
| ·WSSV的宿主范围及致病性 | 第14页 |
| ·WSSV的传播途径 | 第14-15页 |
| ·IHHNV和WSSV检测方法 | 第15-16页 |
| ·病理检测 | 第15页 |
| ·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15-16页 |
| ·IHHNV和WSSV共感染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野生和养殖对虾IHHNV和WSSV共感染调查 | 第18-26页 |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 ·实验样品 | 第18页 |
| ·主要仪器 | 第18-19页 |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 ·组织DNA的提取 | 第19页 |
| ·PCR扩增 | 第19-20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0-21页 |
| ·结果 | 第21-23页 |
| ·讨论 | 第23-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野生长毛对虾IHHNV分离株及其序列分析与感染 | 第26-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 ·实验动物及病毒材料 | 第26页 |
|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 ·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 ·IHHNV全cDNA序列的获取 | 第27-29页 |
| ·IHHNV片段的扩增 | 第27-28页 |
| ·PCR产物回收与纯化 | 第28页 |
| ·T/A克隆 | 第28-29页 |
| ·转化 | 第29页 |
| ·克隆鉴定及测序 | 第29页 |
| ·DNA片段的拼接 | 第29页 |
| ·IHHNV基因组序列相似性和同源性分析 | 第29-30页 |
| ·IHHNV的感染实验 | 第30页 |
| ·IHHNV病毒液的制备 | 第30页 |
| ·IHHNV攻毒实验 | 第30页 |
| ·IHHNV感染实验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30页 |
| ·病理分析 | 第30-31页 |
| ·结果 | 第31-35页 |
| ·IHHNV全cDNA序列 | 第31-32页 |
| ·IHHNV序列相似性和同源性分析 | 第32-34页 |
| ·IHHNV感染及病理分析 | 第34-35页 |
| ·讨论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IHHNV和WSSV共感染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研究 | 第38-48页 |
|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 ·实验动物及病毒材料 | 第38页 |
| ·主要仪器 | 第38页 |
| ·主要试剂 | 第38-39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39页 |
| ·方法 | 第39-41页 |
| ·IHHNV和WSSV共感染对凡纳滨对虾的致病性实验 | 第39-40页 |
| ·IHHNV预感染实验 | 第39页 |
| ·WSSV攻毒实验 | 第39-40页 |
| ·病理分析 | 第40页 |
| ·IHHNV和WSSV共感染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测定 | 第40页 |
| ·IHHNV预感染实验 | 第40页 |
| ·WSSV攻毒实验 | 第40页 |
| ·样品采集及酶活测定 | 第40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0-41页 |
| ·结果 | 第41-45页 |
| ·IHHNV和WSSV共感染对凡纳滨对虾的致病性 | 第41-42页 |
| ·IHHNV和WSSV共感染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2 | 第42-45页 |
| ·讨论 | 第45-47页 |
| ·IHHNV和WSSV共感染对凡纳滨对虾的致病性 | 第45页 |
| ·IHHNV和WSSV共感染对凡纳滨对虾酶活的影响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 附录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