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烟草真菌病害鉴定及分布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 1. 烟草概述 | 第10页 |
| 2. 烟草病害 | 第10-13页 |
| 3. 植物真菌病害鉴定的主要方法 | 第13-20页 |
| ·真菌病害症状描述 | 第13-14页 |
| ·真菌病害形态学鉴定 | 第14-16页 |
| ·真菌病害分子鉴定 | 第16-20页 |
| 引言 | 第20-22页 |
| 第2章 重庆地区常见烟草真菌病害鉴定 | 第22-3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 ·供试材料 | 第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30页 |
| ·烟草灰霉病 | 第23-24页 |
| ·烟草白粉病 | 第24页 |
| ·烟草黑胫病 | 第24-25页 |
| ·烟草赤星病 | 第25页 |
| ·烟草炭疽病 | 第25-26页 |
| ·烟草碎叶病 | 第26-27页 |
| ·烟草斑点病 | 第27-29页 |
| ·烟草破烂叶斑病 | 第29-30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0-32页 |
| 第3章 烟草弯孢炭疽病的鉴定 | 第32-3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 ·供试材料 | 第3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 ·症状描述 | 第34页 |
| ·病原菌形态 | 第34-35页 |
| ·致病性测定 | 第35页 |
| ·分子鉴定 | 第35-36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6-38页 |
| 第4章 烟草两种新病害鉴定 | 第38-5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 ·供试材料 | 第3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 ·茎点霉属新病害鉴定 | 第39-44页 |
| ·附球菌属新病害鉴定 | 第44-47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7-50页 |
| ·茎点霉属新病害鉴定 | 第47-48页 |
| ·附球菌属新病害鉴定 | 第48-50页 |
| 第5章 重庆市烟草真菌病害分布研究 | 第50-5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附录 | 第60-66页 |
| 致谢 | 第66-68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