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黑粉菌科Pseudozyma属的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Pseudozyma属的分类学地位 | 第12-13页 |
·Pseudozyma属的形态特征 | 第13页 |
·Pseudozyma属的代谢产物研究 | 第13-17页 |
·Pseudozyma aphidis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白粉菌 | 第18-20页 |
·白粉菌的系统分类学研究 | 第18-19页 |
·白粉菌的危害 | 第19页 |
·白粉病的防治 | 第19-20页 |
·微生物捕食行为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细菌捕食行为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真菌捕食行为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2-2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2-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菌株CNm2012的发现、分离、鉴定 | 第24页 |
·菌株CNm2012的生防潜能的探讨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菌株CNm2012的发现、分离和鉴定 | 第26-3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6-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桑白粉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第27页 |
·菌株CNm2012的分离、纯化、培养 | 第27页 |
·菌株CNm2012的形态学研究 | 第27页 |
·菌株CNm2012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一株可以捕食桑白粉菌分生孢子的类酵母菌菌株的发现 | 第28-29页 |
·菌株CNm2012的获取 | 第29页 |
·CNm2012菌株形态学特征 | 第29页 |
·菌株CNm2012的18SrDNA、26 SrDNA、IT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及其系统发育树分析 | 第29-3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4-36页 |
·菌株CNm2012的分类鉴定结果 | 第34-35页 |
·一株具有生防白粉菌潜能的菌株的发现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菌株CNm2012对桑白粉菌分生孢子的作用 | 第36-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显微观察菌株CNm2012与桑白粉菌分生孢子的混合液 | 第36-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菌株CNm2012可以缠绕在白粉菌分生孢子上进行生长 | 第37-38页 |
·菌株CNm2012以白粉菌分生孢子为营养源 | 第38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菌株CNm2012可以捕食桑白粉菌分生孢子 | 第38-39页 |
·菌株CNm2012具有作为生防菌的潜能 | 第39-40页 |
第五章 菌株CNm2012对桑树和蚕的安全性试验 | 第40-50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40-41页 |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喷雾法处理桑树 | 第40页 |
·添食法处理家蚕 | 第40-41页 |
·浸泡法处理家蚕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菌株CNm2012对桑树的安全性分析 | 第41-42页 |
·添食法处理后CNm2012菌株对家蚕体重增重、上蔟时间、双宫茧产生、全茧量和茧层量的影响分析 | 第42-45页 |
·浸泡法处理后CNm2012菌株对家蚕体重增重、上蔟时间、双宫茧产生、全茧量和茧层量的影响分析 | 第45-47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7-50页 |
·菌株CNm2012对桑树的安全性 | 第47页 |
·菌株CNm2012对家蚕的安全性 | 第47页 |
·菌株CNm2012具有作为安全型生防菌的潜力 | 第47页 |
·菌株CNm2012具有增加茧层量的潜能 | 第47-50页 |
第六章 CNm2012可湿性粉剂对桑白粉病的田间试验 | 第50-58页 |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50-51页 |
·试验材料 | 第50页 |
·CNm2012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 第50-51页 |
·田间试验 | 第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6页 |
·CNm2012可湿性粉剂 | 第51-52页 |
·CNm2012对病斑的抑制 | 第52-55页 |
·CNm2012对病情的防控 | 第55-56页 |
·讨论 | 第56-5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8-60页 |
·菌株CNm2012可以被发展成生防菌来防治桑白粉菌 | 第58-59页 |
·菌株CNm2012具有增加茧层量,提高家蚕经济效益的潜能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发表论文、专利及参加课题 | 第74页 |